“王爺不怕契丹人顛覆了你趙家江山……”
一個牛高馬大、白髮如銀、滿臉皺紋的老婦忍不住開口道,滿臉的憤恨之情。
“小娟,人家王爺都不在乎,你為他操勞什子的心?還不如關心關心師兄我……”
瘋瘋癲癲的趙錢孫大叫起來。
“就是可憐了大宋萬萬百姓,遼狗如若南下,生靈塗炭,就在眼前!”
說話的是“鐵面判官”單正,此人生平嫉惡如仇,只要知道江湖上有什麼不公道之事,定然伸手要管。
他本身武功已然甚高,除了親生的五個兒子外,又廣收門徒,徒子徒孫共達二百餘人,“泰山單家”的名頭,在武林中誰都忌憚三分。
儼然一方霸主。
“哈哈!”
趙佶又大笑了起來。
“你笑什麼?”
“笑你們孤陋寡聞,沽名釣譽,圖謀一己之私。遼人有何可懼?爾等殺遼,不過想在江湖上成名罷了。縱觀遼國,你以為還是太祖時候的遼國麼?曾經的大遼武士,現在多半已經肥成了豬,不能縱馬賓士,開弓射箭,對我大宋有何威脅?”
“黃毛小兒,豈知遼狗的殘暴。”
“你有本事插足江湖,你有本事去宋遼邊疆走一遭啊!”
“遼狗乃我大宋心腹之患……”
趙佶嗤笑不已,不和裝睡的人爭辯,說道:“好漢就去西北,那裡才是大丈夫成名之地!”
霎時間,好多人眼中露出恐懼之色,眼光躲閃。
曾經的大遼真的沒落了。
但宋夏之間的戰爭卻綿延一個多甲子,不知多少大宋好漢死在了西北,西夏人真的是彪悍不畏死的,不然豈能以那點彈丸之地撐起了上百年的國運。
大宋過半兵力都在防禦西夏的入侵,西北之地,盡是精兵良將。
但是,依舊滅不了西夏這個頑疾。
在軍略上,若是取了西夏,拿下銀川平原,大宋的馬場就有了。
有了馬場,又可將兵力抽調出來,那麼燕雲十六州也不是不能一窺。
可惜,大宋開國以來到今天,西北的戰事一直未能如願,韓琦、范仲淹等等將相都在西夏折戟沉沙。
為之奈何!
西夏真的強大!
蔑視的掃過一圈,趙佶將話題拉了回來,說道:
“西夏遼國暫且不提,我等來說說喬峰,漢有金日磾,為輔國重臣,唐有高仙芝、哥舒翰,為鎮國大將,我趙宋難道容不下一個契丹人的喬峰?!”
趙佶在此給喬峰定下了基調,你們江湖人唾棄他契丹人的血脈,我趙佶卻將他視為英豪。
來日,這番話必然傳遍江湖,送到喬峰的耳中。
說這麼多,這最後一番話才是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