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崴頗農村住宅的富麗堂皇,遠遠的就能看到,一座小別墅,在這個村莊裡鶴立雞群。
兩層小樓,磚明瓦亮,在外面看完全就是現代風格。牆上的瓷磚,還可以對映出落日的餘暉。看得出,蓋得很精緻。
高大的門樓可以開進一輛大卡車。進了院子,卻見雕樑畫棟,勾轉廊回,簡直一派古風。
室內更是金碧輝煌,一應傢俱古色古香就像古董,各種擺件琳琅滿目應有盡有。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碰到一件。
幾個人給郎崴頗換了裝殮衣裳,孝子賢孫親朋好友在靈前哭泣一番。
過了些時候,有人把遺體抬上車,拉去了火葬廠。
上午,公司辦公室通知了所有的中層幹部,組織人們前去火葬廠弔唁。
石濤不是中層幹部,可以不去,但他覺得自己應該去看一看。死者為大,送送何妨?更何況還能給自己帶來不一樣的心情。
石濤跟隨眾人上了班車,一同前往火葬廠。
在車上他看到不少人有說有笑,這根本就不像是參加葬禮的樣子,倒是像去參加一個開心pa
ty。
半個小時就到了火葬廠。停放郎崴頗的那個小院,裡裡外外已經聚集了很多人,少說也有三四百。這還不包括剛剛從車裡下來的一百餘人。
石濤曾經參加過不少人的葬禮,但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場面。這還不算完,還有車輛陸陸續續的趕來。
想到小院裡鞠個躬也擠不過去,石濤便同一起來的人們站在門外的道邊上,在那裡看著來來往往的各色人等。
站了半天,既沒有人出來迎接,也沒有人前來招待。
有人便說:“都沒人理咱,咱們還在這裡傻站著幹什麼?頭上頂著大太陽,曬傻小子呢?走吧!”
有人抬腿就要離開。
馬上就有人回答:“走什麼走?我們在這裡看看,看看誰哭得最歡,哭的最傷心的都是些什麼人。”
周邊幾個人聽到便相視笑了,想離開的人馬上駐足,“對對對,這能看出無機公司的關係網。”
人再多,終究也會散去,剩下的都是關係比較密切的,或者說必須得留下的,身負任務的人員。
石濤和身邊四五個人沒有任務,他們就在那裡一直看著。
人少了,小院子裡的情況也看得清楚了。透過門口可以看到院子裡一片白色,穿白掛素的擠滿了院子,偶爾還會傳來陣陣哭聲。
哭聲中隱隱約約可以聽到,哭姑父的喊姨夫的叫姐夫的應有盡有,嚎叔的哭舅的大有人在。
忽然石濤看見楊瓊從門旁的一個小屋裡面走了出來,低著頭,腳步匆匆,直走還直抹鼻子。
她沒有向石濤這邊張望,肯定沒有看到石濤,只見她鑽進一輛黑色轎車離開了。
身旁的一位中層幹部說道:“又有人回公司了,我們是不是也回去?”
另一個說:“還沒看到,那裡面披麻戴孝的都是誰呢,這會兒走了,我們不白等了嗎?”
這幾個人還真沒有白等。親朋好友還有幫忙的人,中午是要在這裡吃飯的。戴孝的人也會陸陸續續從小院裡走出來的。
石濤發現大概有三分之二的都在無機公司上班,全認得,都是中層幹部。
石濤還發現一個特點,這些中層幹部,沒有一個一把手,即便是正職待遇,在他那個單位裡也是二把手。也就是說,他們這些人掙錢不少,責任不大。
郎崴頗真是用心良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