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眼前的道尊,忽然間變得陌生了起來。
千人看道,道有千面。
混沌與彼岸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眼前的道尊,是否也是別人所看到的道尊。
混沌眼前的道尊,是一個鰲耋老者,白髮白眉白鬚,超然物外。
彼岸眼前的道尊,是一箇中年男子,黑衣黑髮,一身青衣,氣質超凡。
只要秦墟,他似乎從來沒有看到過道尊的真容,每一次見到道尊,形象都大不同。
其餘人見道尊,也是如此。
道尊是道,道便是道,誰看都不盡相同。
道尊灑然一笑,說道:“怎麼了?”
混沌帝尊張了張嘴巴,沒有說話,彼岸帝尊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說,他傳音混沌帝尊道:“你看到的道尊,是否是個中年男子?”
“不是,是個鰲耋老者。”混沌帝尊老老實實的道:“我從來沒有對此有過疑問,今天總算是知道了,感情以前所見,只是自己以為的道尊。”
兩人是死敵,但是此刻卻沒有了什麼心思,對於道尊,更覺神秘無比。
“道友,”彼岸帝尊摒棄內心混亂的心思,沉聲道:“道友來歷如此之大,不知可有辦法解決現在的危機?”
道尊沉思了一下,開口道:“道友之法不可取,因為道友縱然吞了生命之樹,沒有虛無大道,也無法在虛無之中重塑生命之樹,無根浮萍,終究無法生存。”
彼岸帝尊眉頭深鎖,他是一個極高傲的人,但是此刻,卻也意識到,自己原本的想法,似乎真的出了問題。
道尊繼續道:“我之所以耗費無數萬年的時間,佈下如此大局,便是讓道友醒悟過來,道友如今可醒悟過來?”
彼岸帝尊搖頭道:“道友所言,不過是猜測而已,道友有自己的見解,我也有我的。”
道尊笑道:“道友所言非虛,但是道友若非信念動搖,也不會前來見我。”
彼岸帝尊不說話,道尊便道:“你如今有了女兒,女兒又嫁了人,生兒育女,後代無數,因果糾纏之下,你便多了許多人性。”
“人生包羅永珍,簡單歸納,可分為生存、生活、生死、生命。
自從來到世間,我們時刻都在走向死亡——這個終點通向哪裡?活著究竟為什麼?反觀內心,卻往往答不出“我是誰”。
無數年以來,我們上下求索,對此有過無數思考。但僅僅從邏輯思維的層面,是不可能想清楚這些問題的。因為思維或是基於有限的人生經驗,或是來自玄想,只能提供某個認識角度,無法得見全部真相。而佛法的不同在於,是從認識心性入手。因為心的本質就是宇宙的本質,一旦明心見性,就能像明鏡那樣,照見諸法實相,照見萬物顯現。
關於生命得與失,都是人生中一種體驗,如果我們認為是失敗,或許帶來就是一種失落。
而樂觀的人從更角度來看,則會認為這也是一種另一種收穫。
生命的本質就是孤獨的時候,我們就會更加學會與自己相處。
當我們接受人世間的真相就是寂寥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學會了活在當下。
人性中有許多美,常常滋養著我們,溫暖著我們,感動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