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都如願以償,得到了九天應元普化天尊的尊位,他本是至寶得道,誕生於亙古雷澤的存在,一身修為,縱然不及天尊,也相去不遠。
作為雷部的最高天神,掌管複雜的雷神組織,總部為神霄玉清府,下設三省九司、三十六內院中司、東西華臺、玄館妙閣、四府六院及諸各司,各分曹局。九天雷公將軍、八方雲雷將軍、五方蠻雷使者、雷部總兵使者都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手下,諸司中有36名雷公,代天打雷,均聽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號令。
雷霆者,乃陰陽之樞機,號令萬物之根本。故無有雷霆,則無以宰御三界。是以雷者,類也,是以出萬類而起群品也。是元始生殺之機也。宇宙之始蓋因陰陽相交一時之爆發,此即也是雷霆之用也,所以無處不有雷霆之顯現。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主生殺枯榮、善惡賞罰、行雲布雨、斬妖伏魔、號令雷霆。上照天心大道,下濟幽冥群苦。
上任第一天,雷都便劃分諸天雷霆,以自身雷霆大道,化作雷池,降下雷劫。
雷霆分為:五雷、十雷、三十六雷。
五雷者,天雷,地雷,水雷,龍雷,社令雷。又有十雷:一曰玉樞雷,二曰神霄雷,三曰大洞雷,四曰仙都雷,五日北極雷,六曰太乙雷,七曰紫府雷,八曰玉晨雷,九曰太霄雷,十曰太極雷。又有三十六雷:一曰玉樞雷,二曰玉府雷,三曰玉柱雷,四曰上清大洞雷,五曰火輪雷,六曰灌鬥雷,七曰風火雷,八曰飛捷雷,九曰北極雷,十曰紫微璇樞雷,十一曰神霄雷,十二曰仙都雷,十三曰太乙轟天雷,十四曰紫府雷,十五曰鐵甲雷,十六曰邵陽雷,十七曰欻火雷,十八社令蠻雷,十九曰地祇嗚雷,二十曰三界雷,二十一曰斬壙雷,二十二曰大威雷,二十三曰六波雷,二十四曰青草雷,二十五曰八卦雷,二十六曰混元鷹犬雷,二十七日嘯命風雷,二十八曰火雲雷,二十九日禹步大統攝雷,三十曰太極雷,三十一曰劍火雷。三十二曰內鑑雷,三十三曰外鎰雷,三十四曰神府天樞雷,三十五曰大梵鬥樞雷,三十六曰玉晨雷。
雷法有七十二階,天地賞善罰惡發生萬物皆雷也。雖陰陽之激剝,亦由神人之興動,雷嗚則雨降矣。聲者,天地之仁聲也。春分五日,雷乃發聲,可聞百里,震九天而動九地,驚四海而翻四溟。
從此以後,修行者便有了雷劫,一步一劫。
劫難過後,自有天地獎賞。
諸天大道完善,萬道源流再次壯大,帝雲修為愈發高深莫測。
而秦墟,雖然被尊為天父,但是沒有權勢,這讓雷都很是歡喜,總算是壓住了他一頭。
秦墟不在乎這些,如今他境界愈發高妙,諸天寰宇之中,少有能讓他動心之物了。
整日裡帶著天母,遊山玩水,不亦樂乎。
澹臺嬋乃是暗尊、神帝曌之獨女,又是帝雲之母,尊貴無比,神界眾臣認為,天母之名不足以彰顯其名,便再次加封為鬥姆元君,尊為諸天星辰之母,萬傑眾生膜拜。
帝雲之妹秦纖為神界大公主,常居神界。
至於秦家其餘人等,也是各有封賞,不盡相同。
忽一日,天父秦墟離去,銷聲匿跡於諸天寰宇。
帝雲、鬥姆元君下令,遍尋諸天,終不可得。
普化天尊雷都覲見帝雲,曰:天父志向高遠,不在諸天,如今消失,當在混沌之中,陛下不用去尋,待時機一到,天父自然歸來。
於是帝雲放棄搜尋,專心政事,諸天安定。
數年後,帝雲迎娶紫霄帝君孫女為帝后,生下太子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