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公孫府,秦墟不由感慨不已。
公孫府宛如一座園林,雖由人做,宛自天開。
行走在園林之中,彷彿朗讀詩文一般的酣暢淋漓,這是院子無處不在的詩情。
無處不入畫,無景不入詩。
亭、堂、樓、閣、軒,都不失時機地懸掛上一副楹聯,往往是畫龍點睛,恰如其分。
春柳輕,夏荷豔,秋楓濃,冬梅烈。
春看煙雨細柳,夏觀翠荷臨風,秋賞桂香丹楓,冬日踏雪賞梅。
疏竹弄影,殘荷聽雨,桐音幽蘭,一花一木見精神,都具有著很高遠的立意。
山岡栽松,岸邊種柳,山間掛藤,水上放蓮,庭中植桂,古屋繞梅,疏竹沿牆,芭蕉立腳。
池邊有楊柳,枝條修長、柔美,舒徐婉約,婀娜多姿。
園中有竹,四季分明,花開花落,而竹四季常綠。
一草一木,一窗一景,山山水水,亭臺樓閣,軒榭廊廡,無不精妙絕倫。
置身園林,真是處處有詩情,滿眼皆畫意。
秦墟覺得自己就是個土豹子,當真是大開眼界,整個人都昇華了許多。
大夏的建築,多有簡單、實用、壯闊為主,哪裡有這般精美的園子?
此間主人,必然是個詩書風流之人。
過不多久,門童領著秦墟到了後院。
這裡是一個演武場,兩邊擺了兵器架,上面擺滿了兵器,以刀槍劍戟為主。
十餘個少男少女在演武場有板有眼的演練著兵器。
一個三縷長髯的儒生搖頭晃腦的看著,不時點評一句。
“李先生,這位秦墟秦先生前來應聘教習,還請李先生考較一下。”
那李先生點頭笑道:“可!”
門童離去,秦墟拱手道:“有勞李先生。”
李先生微笑道:“你精通哪種兵器?可挑選一件。”
秦墟含笑點頭,走到兵器架前,去了一口三尺長刀。
“用刀即可。”
李先生眼中閃過一絲不可察覺的鄙夷之色,伸手摘下腰間寶劍,開口道:“在下擅長用劍,劍乃君子之器,百兵之君,,古之聖品也,至尊至貴,人神鹹崇。”
秦墟能感覺到這位李先生的排斥之意,他不以為然,要說用劍,神霄宗當屬太古第一,要說用刀,他認為自己才是太古第一。
在儒家文化裡的含義,要求立身正氣、不走偏門邪路。“君子”是儒聖的理想化的人格。君子以行仁、行義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須是仁義,是事業的正當性。君子處事要恰到好處,要做到中庸。開雙刃身直頭尖,橫豎可傷人,擊刺可透甲。所謂雙刃,就是你用劍時,除了刺擊都是一刃對著敵人,一刃對著自己的。這樣的型制正好體現出了君子之仁,平等謙卑,不豁達大度的品格。而劍中正、筆直的外觀就好比君子的品行“中通外直”正直如松的寓意躍然其中,不偏不倚,剛正不阿。
而刀,顯示出來的是一種猛烈和決絕,講究的就是以力破巧,不像劍、槍等武器往往變化多端以巧取勝。所以自古以來,刀就是最霸道的殺人利器。刀即代表了霸氣、剛猛。
而另一層意義上,劍道與刀不同,劍道,代表著劍法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