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肖絳不禁冷笑。
“看到沒?這個勇武殺敵的將軍戰死,可其他人卻都吃得滿嘴流油。”
所以說,所謂戰爭,勇敢,戰術,意志,人心,缺一不可。但是,除非孤軍奮戰,重要的還有配合。倘若沒有支撐,全部都是拖後腿的,甚至都夾雜了私心冷眼旁觀,那麼這個一腔赤誠衝在最前面的人,一定會是死的最早的人。
甚至都不能得到百姓的感激,反而被唾罵。
人性的醜陋,不過如此。
“真有此事嗎?”老郭額頭冒汗。
“道理是事實對嗎?”肖絳並不正面回答。
她說的是大唐開元二年七月,唐軍對吐蕃之戰。這個將軍是先鋒將領,名為王海濱。
這樣的人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除非她這樣專門研究過戰爭史的,誰會記得他拋灑的熱血?在普通百姓心中,簡直就是寂寂無名了。
武國的吏治糜爛已久,早已滲透到了軍中。
那些武國的將領雖然廢物,但也不至於如此不堪一擊。他們必定是存了儲存實力,起了最後抄燕北軍後路的心思。
他們自己打不過西部蠻族,卻藉著那一紙國契讓高闖去消耗。到時候他們只要撿現成的,就是好大的軍功。
這件事武帝未必是不知情的,否則自己的大軍如此潰敗,據聞他那麼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性子,怎麼沒見他震怒或者發作?
他視高闖為眼中釘,肉中刺,欲拔之卻又必須得用,所以必會趁機打壓。順便以違反契約為名,減少他們應該付出的代價!
武國的那些銀子賞賜給自己人,不讓它作為僱傭費用,讓燕北更窮困,難道它不香嗎?
若是燕北因為過不下日子,而跟西部蠻族一樣入關進行搶掠,那麼在民間也好,朝堂也好,還有誰對燕北持有一點好感,想為他們多說一句好話呢?
高闖想收服民心,趙淵卻想毀掉啊。
多年來高家軍的行事作風,令武國的百姓並不覺得燕北是異族,也沒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
若哪一天真的刀兵相見,百姓是沒有傾向性的。
甚至,也許,更喜歡燕北呢。
這是趙淵無法容忍的。
“我知道燕北軍若晚一步,會有更多的百姓死傷。”肖絳不忍心,可是不得不這樣說,不得不這樣做,“但如果不晚這一步,會有更多的百姓死難,也會毀了咱們燕北軍。”
因為燕北談條件,蠻族可是不談條件的!
他們正殺的興起,正搶得開心,不會停下他們的鐵蹄。武軍跑不過他們,而且已背對著這群豺狼只能死得更快,沒了高闖的攻擊力,就逼迫他們不得不回過頭來抵抗。
就算打不過,至少能為燕北軍爭取時間,還能給那些拖家帶口逃走的百姓爭取時間,不用讓他們直接面對屠刀。
最重要的是,藉機戳破趙淵的如意算盤!
“跟他們要錢!”等肖絳表達完了自己全部的意思,老郭一拍大腿,重複道。
眼睛裡閃閃發光,算計,使壞,得意,各種情形混雜在一起,哪裡像一個德高望重,看透事情,慈悲為懷的大師啊?
沒錯,他就是假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