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保姆就來上班了,佟童很客氣地叫她“葉阿姨”,簡單介紹了她的業務範圍,把家裡的佈局也告訴了她,然後就準備去上班了。
葉阿姨很和氣,也很勤快,讓他不必擔心,她一定會照顧好蘇先生。
想起蘇子龍,佟童又叮囑道:“葉阿姨,你儘量不要在白天出門。需要買菜的話,我在網上買。或者,等我下班回來,你再出去買。”
葉阿姨很爽快地答應了:“我知道了,蘇先生身邊離不開人,不能把他一個人放在家裡。”
“好的,謝謝您的理解。要是有不正經的人來,及時給我打電話,或者直接報警。”
葉阿姨有點懵,但也點頭答應了:“我知道了。”
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佟童對葉阿姨有種莫名的信任,他可以很安心地去上班。他很自然地拿起了頭盔、電動車鑰匙,跟葉阿姨告了別。葉阿姨驚奇地問道:“你騎電動車上班?”
“是啊,早上堵得太厲害,太浪費時間了。”佟童說道:“再說,我還得去趟醫院,看看我爸,騎電動車更靈活一些,醫院那裡很不好停車。”
這個小區騎電動車的人寥寥無幾,佟童住著別墅,騎著一輛二手(還掛著厚重擋風被的)電動車,跟這裡的環境格格不入,但佟童一點都不在意。他以為葉阿姨在乎的也是那些因素,但是下班後,他發現進屋的玄關處多了一副護膝。
葉阿姨什麼都沒說,佟童問起來,她才說道:“我收拾了下房間,在衣櫃裡找出了一件棉襖。蘇先生說是他兒子的,不知放了多少年了,讓我直接扔了。我覺得這衣服挺好的,扔掉太可惜,就給你做了護膝。港城的冬天天寒地凍的,騎電動車對膝蓋不好。”
原來葉阿姨並不是因為他騎電動車而覺得他有些“掉價”,她擔心的是他的身體,擔心他受不了港城的寒風。
“……葉阿姨,您真的太細心了。”
葉阿姨抿嘴笑了笑,說道:“沒什麼,家裡的活不多,做護膝又不費時間,也就半個小時就弄好了。”
不是家裡的活不多,而是她根本閒不住。
葉阿姨來了之後,祖孫倆終於不用吃泡麵了。她的手藝不錯,晚飯做了青椒肉絲、西紅柿燉牛腩,她還熬了一鍋鮑魚粥。都是家常菜,但她做得很好吃。祖孫倆安靜地吃著,佟童想讓葉阿姨同席,不過他瞟了一眼,發現蘇昌和沒有這個意思,他便打消了這個念頭,繼續安靜地吃飯。
吃完飯,蘇昌和就要回房間休息了。佟童慌忙站起來,用手背胡亂摸了嘴兩下,筷子差點兒掉到地上。蘇昌和看到了,訓斥道:“這有什麼好慌張的?”
佟童倍感委屈——這還不是因為關心他?蘇昌和非但不領情,還責怪他慌張?
蘇昌和一邊走向電梯,一邊說道:“你要記住了,在餐桌上尤其不能慌張。餐桌上有餐具,原本就很容易碰掉。一旦掉了,就更顯得你手忙腳亂。”
在醫院時,大領導來看望他,即便在吃著飯,蘇昌和也很從容地漱口,語氣不急不緩。讓人感覺他真的很穩,無論什麼樣的情況,他都能應對。
這一招,佟童學到了,便默不作聲了。
回到臥室,蘇昌和喘了幾口氣,說道:“你為什麼選了這個保姆?”
聽這語氣,莫非是他不太滿意?
但是剛才受到教育了,佟童沒有慌張,老實說道:“她說,這是她時隔兩年重新做保姆,她也挺忐忑的,但是她會盡最大努力做好。我就問她,前兩年做什麼去了。她說,她母親半身不遂,她全職照顧了兩年,直到母親去世。”
“所以,你覺得她有照顧病人的經驗?”
“對,不僅如此,她能照顧半身不遂的病人兩年,這說明她很有耐心。最重要的一點嘛……”
蘇昌和抬頭看了一眼,示意他快點兒說下去。佟童這才說道:“昨天來面試的兩個,一個說話跟連珠炮一樣,非常有主見,我感覺她會對主人家的家事指手畫腳;還有一個,看起來熱情爽朗,嘴巴停不下來,一直在說上一任僱主對她多信任,多好,但是僱主的職業、家庭狀況全被她說出來了,我感覺她的嘴有點碎,這個家裡發生了那麼多事,說不定會成為很好的素材,讓她跟別人說上幾天幾夜。”
蘇昌和讚許地笑了笑:“所以,你找了最安靜的一個?”
“是的,你喜歡靜,恨不得家裡一點兒聲音都沒有。所以,我就找了這個學歷最低,但是最有耐心、最安靜的一個。”
“也是,我找一個保姆,就是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的,又不要教孩子,學歷高不高無所謂。”蘇昌和說道:“知人善用,有發現人才的眼光,從這一點來說,你有當老闆的潛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