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
武承伺:“……聖尊陛下啊,侄兒死了正妻,您、您就只是裁撤了狄映的職位?”
正憋得不上不下的老皇帝聞言,一指遠處,怒道:“你也滾。自己管教不好家人、還想推鍋、禍害他人,誰給你臉了?滾遠一點兒,非詔不得見!”
武承伺再也不敢多說一個字,只能灰溜溜地抱著樊可的頭顱,滾出了皇宮。
而這件事情,還沒有就此完結。
對於狄映破案有功、卻慘遭一擼到底的事情被傳出,眾百姓們、怒了。
他們到處傳揚著武承伺的醜聞、到處指摘著武承伺勾引人妻、管家不善、禍害他人等等的罪名。
說書先生編出故事、拐彎抹角地罵;乞丐敲著破碗、坐在街角里指桑罵槐;小孩兒跳著石頭格子、唱著被有人心編出來的童謠、稚語童聲地罵。
最狠的一句是什麼呢?
“侄兒會給姑上墳、你說好笑不好笑?”
一時間,武承伺的名聲、臭不可聞。
御史的彈劾奏章、有些大臣們的彈劾奏章、雪片一般飛向了老皇帝的案頭。
而那句侄兒會給姑上墳、你說好笑不好笑的話、也傳進了老皇帝的耳中。
她遂在沉思良久後,發下旨意:永久剝奪武承伺的繼承權。
武承伺吐血倒地。
自此一病不起。
二十日後,在持續不斷的痛苦折磨中、病亡。時年:49歲。
老皇帝連大肆鋪張為其治喪都不敢。
眾怒依舊未散,老皇帝只能依舊以魏王禮葬之。旨意中還特特點明:不設路祭。
不為別的,是怕被人給砸了。
之後,為了安撫朝臣和百姓們的情緒,再次啟動了狄懷傑,調任其為了洛州司馬。
順便,也應了狄懷傑的二次推薦,將張柬之、擢升為了秋官侍郎。
姚叢、擢升為兵部侍郎。
程挺、擢升為了右武威衛將軍。
姚叢起初還鬧彆扭,不願意升這個官兒,最後還是被宋文勸說著、才給接受了下來。
他們數十人、幾乎每次都是因著狄映的倒黴而升遷,這簡直就是陛下在挑撥他們的關係。姚叢就是這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