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確被找到了,不過不是在學堂,而是在另一個小夥伴的家裡。
而那個莊民,只有孫氏和班承林看見過。
孫氏沒了人證。
現場的腳印又全部被踩亂。
當時聽到她的尖叫聲,不少莊民都跑了來。
不是看熱鬧,而是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是本著幫忙的心來的。
但好心、卻在這種時候辦了壞事。
殺死班承林的刀、是小臂長短、能藏於袖中的、家家灶房中都有的剃骨刀。
恰好,孫氏灶房裡的剃骨刀,正是這一把兇器。
孫氏的前襟、裙襬上還都是血。
祖望之百般無奈之下,就只能先將孫氏關去了一間空屋內,再查詢孫氏的殺人動機。
因為沒有人相信:孫氏會殺班承林。
孫氏,一向是最明理的。雖然人長得圓圓滾滾的,但一點兒也不兇,跟誰都是和善得很。
她調教出來的兒子戚爍,是那年的狀元郎,從小就心悅狄義蘭。
戚爍在艱苦的、長達十幾年的歲月中、堅持著不變,終於打動了狄義蘭的心。
戚爍高中狀元之後,還每逢休沐就回到狄家莊幫忙家裡、和莊民們種田。莊子裡有啥事情,就數他跑得最快。
且從不以自己是個官員的身份就在狄家莊顯擺、或者是欺負了誰,是個心性相當不錯的人。
戚家,也沒有因為戚爍的當官而搬離狄家莊。
孫氏曾經就跟戚爍說過:“如果你當了官、有了錢、就想拋棄狄家莊的話,我會打斷你的腿、再也不認你這個兒。”
這樣的孫氏,怎麼可能會殺人?還殺的是狄義梅的老公爹?
最後,祖望之查來查去,發現,狄義梅的夫君班朋、要升遷了。而阻止他升遷的、就是戚爍。
班朋在從四品的小官兒位置上坐了六年了,他一向勤政務實,也是時候該升一升了。
宋文有想把班朋給提到從三品的位置上去,到刑部鍛鍊鍛鍊。
但是翰林院編撰的戚爍,勸了宋文別那麼做。
原因就是:他們狄家人、不能個個兒地超過四品以上,那樣會對狄家人不利。
宋文想想也是,於是就繼續讓班朋在從四品的位置上待著了。
班朋自己也沒什麼意見。
他閒了就回家守著夫人孩子,或者一家人就去狄家莊上放放羊、開開荒啥的,挺樂呵的。他一向就不是個那麼有野心的人。
可他的父親、班承林,卻不希望班朋一直止步不前的。這也是正常父母的正常心願。
班承林說班朋:“你都‘嫁’到狄家八年了,有機會往上走走、還得往上走走。那樣,你才能幫得到狄大人。
你現在這麼一個跟閒散官兒也差不多的小官兒,想想對於狄大人來說、能頂什麼用?
別說你了,就是戚爍,他就是個翰林院的官兒、和你一樣,又不是什麼大權在握的,萬一狄府有事兒、狄家莊有事兒,你說、你倆能頂個什麼用?
還有狄苗那個夫君廉博,也是個文弱書生、也是個輕閒的四品官兒。
你看看狄苗有事兒的時候、他差點兒連狄苗和孩子都沒能保住。
咱們這麼多人、狄家那麼多人,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人、全都壓到狄大人一人的肩膀上去了,像話嗎?
什麼都讓狄大人操心、就連生個孩子、找個接生婆都要讓狄大人操心管著,像話嗎?你們好歹也是堂堂七尺男兒好嗎?
好歹也是一家之主了,別以為見天兒地住在人家狄府,就把所有的事情都讓狄家人扛著,自己跟混日子似的,你覺得能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