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父今年在田梗、地頭、山腳下種的玉米數量不少,一共收了有三石左右,還沒怎麼吃,既然遇上了這麼好的價格,他就想著全都給賣了去。
本來是留著當糧食吃的。
今年的糧食、他們家已經全都賣掉了。即便是價格傷心,也還是都賣了。
狄映微笑著點頭,並示意莊父慢著點兒,他們能等的。
莊父感激地衝這三人鞠了一躬,然後再準備回去裝糧。
不過走了幾步後,又扭回頭來,看了看籮筐、看了看給自己錢的、那個和和氣氣的人,再望了望四周。
便一招手道:“你們到我家來歇會兒腳吧。我給你們燒點兒熱水喝。這都臘月的天了,太冷了。”
於是,在他的熱情邀請下,“行腳商”們,便踏進了莊家的院門。
院子裡,非常簡潔。
這種簡潔,是相對於普通村民們家裡的簡潔的。
就是東西很少,擺放得也非常整齊。但院子兩邊的小屋間比普通的村民們院裡的更多。
像是特意給隔出來的。
有一間沒有關上那小小的窗戶,狄映往裡瞟了一眼。
心下就明白了:本該堆放在院裡的農具、筐籃、雜物等等,都給收拾到小屋間裡去了。
這不是防止丟失,而應該是防止春花亂抓、亂拿、亂揮。
狄映在院中的老舊木桌旁邊坐下。
莊父一邊招呼著,一邊就讓莊母給客人們端茶水。自己則問道:“你們什麼也沒有帶,怎麼把這玉米給收走啊?”
狄映微笑著回答:“我們這個價格、等於是將籮筐一塊兒給買了。屆時堆在一個地方、有馬車來拉走。”
莊父便懂了。
他沒有埋怨客人沒講清楚,反而覺得是自己笨了沒有想到。客人們都是抄著兩隻手來的、肯定就要是連籮筐一塊兒給計算在內了的。
這也是應該的。畢竟價錢都給這麼高了,一個籮筐才值當個幾文錢?
可他家能用來裝糧食的乾淨籮筐也沒有了啊。莊父糾結著、要不要去鄰居家借幾個。
可他怕這事兒一乍撥出去……自己家還有好幾石沒有賣出去呢。
就聽客人道:“老哥兒你且先坐下,我有點兒事情想問問你。收玉米的事情你別急,等我們的板車到了,有的是東西裝。一準兒把你想賣的、都能給買完嘍。”
莊父一聽,心徹底放下。
大手在褲子上摩擦了幾下,就坐在了微胖客人的對面。
坐下便問道:“老漢我一輩子都沒怎麼踏出過這個村子,貴客您要問什麼?”
狄映聽了,心下卻是升起了幾分感慨:這究竟是怎樣的一份謹慎?都遠超出正常村民們的謹慎了。
不過,面上依舊保持著親和的微笑。
微笑著問道:“老哥哥,我們主要呢、收的還是皮貨。畢竟輕巧些嘛、還值錢些,販去大都城那邊兒、還能多掙一些。不知道你們這個村子裡、都有誰家還有存著的皮貨啊?不知道他們願意賣給我們不?”
莊父一聽問起的是這個,頓時面容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