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青州的武具接到母親太平公主傳來的訊息時,就直接舉起了反旗,攻向了徐州。
果然,陛下得知此訊息後大怒,即刻命令張大遇率領一千金吾衛去找駱務整、抽調十萬都防軍去鎮壓武具。
張達遇離開了大都城。
……
而大夏朝的正西境,也出了事。
與邊境隔著祁連山的吐蕃,終於不耐煩總是小規模派兵襲擾了,這一次,派出了五萬大軍,分成了三路,越過祁連山脈,攻向了大夏朝邊境的一些邊隘小城池。
姚叢,緊急制訂了反殲計劃。
卻不料在武義宗那兒出了岔子。
武義宗根本也沒把姚叢放在眼裡,對於姚叢的命令愛搭不理的。
不過敵人已經打過來了,還是衝著他駐防的五州邊隘城池,武義宗就不得不派兵出擊。
於是,他也將手下的兵馬分了三路,由三位偏將軍、也就是副都督各帶五千將士迎擊,他自己則率領著三萬五的主力。
說的是:“本都督親率大軍,先直進祁連山,再截斷吐蕃敵人的退路與援軍,屆時就能與你們形成一個大的包圍圈,徹底讓來犯之敵有進無回!”
說得氣勢昂揚、鐵血鏗鏘、飽滿振奮。
三位副都督也被激勵,士氣高漲地帶兵分進。
給予了吐蕃敵人無情的迎頭痛擊,打得對方丟盔棄甲、潰不成軍,分批分散地逃回了祁連山。
而武義宗呢?
其實什麼也沒有做。
他畏戰怕敵,更怕戰場的血雨腥風與殘酷猛烈,帶著那三萬五的大軍,在進入祁連山後,就貓進了一個深山峽谷之中。
幹什麼呢?
躲了起來。
有敵來犯,不出兵是死罪,出了兵對武義宗來說也擔心會死得更快,他就出了兵,但躲了起來。
祁連山山脈幅員遼闊、脈深峰高,非常利於隱藏。
就像吐蕃人懂得利用祁連山這點,利於己方突襲一樣。武義宗也極擅於把自己給藏起來。為此,到處挖礦的他,一直也在挑選保命之地。
畢竟對面是吐蕃,武義宗怕死怕得要命。
看吧,大峽谷起作用了。武義宗躲得非常安心。
這兒,不在吐蕃人能騎馬進襲的線路上,連周圍都不在。這是武義宗早就為了防止這一日而選好的地形。
就算是敵人被打退逃散回來,也斷斷髮現不了這裡。何況,武義宗還帶有三萬五的將士呢,他就更不怕那些散兵遊勇了。
不但不怕,還無比悠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