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府尹是實職的一品,司徒是三公之一。三公即:太師、太尉、司徒。位同宰相。
這三公中,只有司徒的實權更大一些,主理戶部。
就這樣,祖望之升任為了京兆尹府尹,和侯榮、畢子墨,法三司會審融寧之死案。
這陣容就是:哪邊都不靠的一個、武家的一個、和狄映陣營的一個。很公平啊。
三人中,四十二歲的侯榮是出了名的老狐狸,圓滑如鰍;
祖望之五十歲,老成持重、城府刻板。
只有畢子墨最年輕,勢頭也最盛。
見侯榮和祖望之都不開口,畢子墨就第一個問向了站在大理寺公堂下首處的宋文。
“宋大人,坦白講,這案子就目前掌握到的所有線索和證據、都對您不利。”
說著,畢子墨就學著狄映的樣子,靠進椅背,雙手置腹,食指兩兩點動。
再微笑著道:“融老大人的屍首你們帶回來了。經過大理寺仵作、以及本官的親自勘驗,能夠證實:其是死於後心正中的一刀。
兇器正是你們帶回來的那把匕首。而融府的下人也有證實:其見過你用那把匕首削蘋果。
宋大人,本官問你:那把匕首就是你的所有之物,你可認?”
“認。”
關於這個,宋文早在融府就已認了的。
那是狄映送給他的防身懷匕,不及尺長,精緻玲瓏而又鋒利無比。
只是宋文也沒有遇到過什麼危險,沒事兒就拿它來削水果。
願意隨身攜帶,還因那是狄映送他之故。
而他也確實想不起來:案發之前,這把懷匕什麼時候不在自己身上了的。
因為習慣了,就反而最容易被忽視。
“那麼,本官再問你:現場周圍、及屋樑、屋頂之上,均沒有發現可疑痕跡,可是真的?”畢子墨繼續追問。
宋文依舊點頭承認。
這個,當時他在聽融府下人彙報之後不相信,在融堅意的陪同之下,親自去勘查過的。
的確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痕跡,連被清理過的痕跡都沒有。
這也是為什麼宋文百口莫辯的原因之一。
他明明就知道這一切都是針對他而來的陰謀,卻怎麼都找不出破解之法。這個陰謀,設計得非常完美。
只是,拿殺害恩師來陷害自己……
這真的是太過歹毒了。
恩師眼看就要過八十大壽了,卻落了個不得好死,宋文非常生氣、非常憤怒,心裡的悲恨也無處發洩。
可他就是沒有擔心過他自己,一心只想著怎麼在真相大白後親手捏死真兇。
“宋大人,請你詳細說明:案發當日的下晌時分,你和融老大人,也就是死者,因為何事起的爭執?”畢子墨再問。
宋文搖頭。
他拒絕回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