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建安朝廷派出的三員平叛大將抵達沂州後,沂州的城頭馬上便立起了反旗。
這一次,沂州百姓就不再是之前那種事不關己的狀態了,城門口那一場血腥的慘劇已經點燃了他們的憤怒,也讓他們明白,建安的朝堂之上壓根就沒把他們放在眼裡——反倒是那個傳說中的反賊,在這緊要關頭之下,誅殺了那些惡賊,保下了這一城的平安。
於是,要選哪邊站,這難道還用想嗎?
“英雄!”
人們簇擁著杜乘鋒,將他那壯碩的身子抬在半空,一路稱讚著,將其送回了都督府——緊接著,一些聰明人便將城頭上那些象徵大陳的旗幟給下了。
不過新旗幟掛什麼,他們還沒想好,所以便隨便掛了些布單窗簾上去,五顏六色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賣布的店家打出來的幌子。
反正只要不掛大陳的旗子就行,沂州百姓們在用這種方式表達著自己的不滿。
“所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遠在建安都城的朝堂之上,位列在百官前方的那位丞相大人正憤怒的大吼著。
“那沂州怎麼就真反了呢!你們這些武將到底在幹什麼!”
“丞相大人!你這是在說什麼話!”
以大將軍王彤為首的一眾武將們登時便瞠目結舌,天知道這一口黑鍋到底怎麼飛到他們身上的。
開什麼玩笑,就是因為這位丞相說沂州反了,甚至出現了兩個煞氣外放的高手,他們這邊才派了軍中高手出去平叛的,眼下三個四品軍將死在了沂州,他們這邊還沒找這位丞相要個說法,這丞相居然先把責任甩在他們的頭上?
簡直就是胡鬧!這沂州難道還是他們逼反的嗎?
“不然呢?”
丞相沒有給武將們發揮的機會,仍舊在繼續逼近。
“四品奮威將軍蔡易,之前就有過在平叛途中對百姓下手的經歷,御史臺上奏彈劾了不知多少次,硬是被你王大將軍給保了下來,說是再給年輕人一個機會……現在呢?這就是伱嘴裡那個知錯能改的年輕人!”
這樣說著,丞相抬手便將一份從山南道發來的文書丟了過去。
隨後,便對著高位上那個身披袞服的年輕人拱了拱手。
“陛下,臣以為大將軍這次,做的實在是太過了。”
“……”
高位之上,年輕的皇帝只是沉默不語,那眼神看著似乎還有些迷茫。
這座大殿實在是太過巨大,以至於這位年輕的皇帝即便端坐在主位之上,也顯得那麼渺小。
“朕覺得這件事……”
“陛下,平叛要緊。”
丞相再一次拱了拱手。
“不如給大將軍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啊……哦!丞相說的是!”
回過神來的年輕皇帝連連點頭。
“準了!就依丞相所言!”
於是,在幾個人的三兩句話中,南陳的方向便被確定了下來。
由大將軍王彤負責組織人手,率兵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