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古董,自己還得去一趟谷口生產隊,烏梅說起她們哪裡大錢挺多,時常能挖出來一點,按著李棟想法,八成過去那邊是茶廠,屬於那位大地主或是茶商。
有些古錢幣也屬於,至於茶罐子之類,李棟也想看看,自己能買下來就買下來,不差這點錢,助人為樂嘛。再有一個竹蓀的事,張麗這一次這麼快賣了,說明市場很大。
研究研究,自己看能不能幫著培育人工竹蓀,這就作為自己大學第一個課題,怎麼說也到一年半載,肯定不能待在學校,搞研究要深入田間地頭。
“想什麼呢?”
“沒什麼,你說去南京玩,沒問題,等我通知書下來,我們就過去。”
志願表是叫上去了,錄取應該不會出啥問題,李棟也想去南京看看,七十年代末南京是什麼樣子,要知道後世李棟沒少去南京,一年去幾次都有過。
夫子廟,秦淮河聽著導遊說全是八十年代中期重新建設,之前被拆回去燒飯了了。
來一個說走就走約會挺好,李棟心說,等自己車子到了,房子建好了,想來通知書也該下來了。
李棟沒在池城多待著,這不剛回小院就有人上門了,李棟應付完趕緊收拾一下就打包回著韓莊了,不能待了,一個個小屁孩,上一年級竟然跑來找自己請教問題。
這傢伙,李棟現在名氣太大了,誰不知道巷子口李老二家侄子成了狀元,別說其他人,李老二回池城辦事聽說這件事,還專程來了一趟。
李棟好一頓招待,二叔嘛,李老二還挺意外,這個李棟還挺熱情,一點架子都沒有,這是個值得結交的年輕人,省狀元說不定過幾年出來就當幹部了。
不管如何結交總比不結交好,李棟直接喊著二叔,李老二樂滋滋逢人邊說自己這個侄子多優秀,能耐,多一個省狀元侄子,這傢伙不是壞事。
李棟沒在池城多待,這天到晚全是人來人往,李棟就差收門票看稀奇了。
“這誰啊?”
李棟騎著三輪摩托車出了院子,見著門口竟然還有燒香,我去,當自己什麼了,算了,算了,這地方不能待了,至少短時間內不行。
“唉。”
趙記者把自己寫的太好了點,李棟握著晚報,不行,得回去給國富叔看看。“李棟,回去了?”
“回去了,江大媽,家裡事情多。”
李棟沒耽擱突突騎著三輪車出了小巷子直奔著裡山公社。
回到韓莊休了一天,第三天一早就出發了,去谷口生產隊,收著竹蓀,還有就是看看所謂錢幣,茶罐子。
“李老師來了。”
一到谷口生產隊,大家見著如同親人一般迎著老遠。
“來看看。”
李棟笑笑,烏梅跟著下了車。“手提籃編制怎麼樣?”
“還不錯,快二百個了。”
“行,三天之後送到公社大門口,到時候有車子過來裝。”
李棟笑說道。“蛇菇收的咋樣?”
“還行。”
三娃子說道。“俺們進山找了好一些,烘乾有三斤多。”
“那不少啊。”
李棟一喜。“行,布匹和糧票,還有錢我都帶來了,你召集大家過來吧。”
按著賬單走完,李棟問起花錢的事,還別說真不少。“李老師,你瞅瞅,俺的這個咋樣?”
“八卦?”
這不小,李棟估摸有五厘米,這是大山鬼花錢,李棟仔細看好東西,泛著面,雷霆殺鬼之類,辟邪,山鬼花錢沒錯,還是一枚大山鬼花錢。
“還有不?”
“有,我家裡還有一罐子。”
噗嗤,三娃的話讓李棟一哆嗦,一罐子,這傢伙得多少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