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去年的《暗黑》和《我的世界》二連擊,中途的研發時間很趕,大家也都比較累了,需要稍微休息一下,做一兩款小製作的遊戲換換思路。
最終的開發規劃如下。
9月底之前,完全處理好體驗店的各項工作,順便推出《我的世界》PC版、手機版和海外版。這些工作相對輕鬆,就當是給大家換個思路了。
10月、11月,這兩個月出兩款相對小製作的精品遊戲,一方面是給大家熱熱手,另一方面是充實一下雷霆遊戲平臺上的遊戲型別。
從12月開始,才繼續研發下一款大型遊戲。
……
工作室裡。
錢鯤把一臺平板電腦交到陳陌手上。
“店長,《我的世界》手遊版基本上已經最佳化得差不多了,你看一下吧。主要就是這個操作模式,還是有點玩不習慣。”
陳陌接過平板電腦,玩了幾分鐘。
“嗯,就這樣吧,可以考慮釋出了。”陳陌說道,“這個操作模式,最佳化到這樣已經差不多了,畢竟受限於操作模式,肯定沒法達到PC和VR端那個程度。”
錢鯤點點頭:“好,那我去安排了。”
又經過了不到一個月的研發,《我的世界》手機版終於完成了。
這個時間和陳陌的預估基本一致。
其實《我的世界》PC端和手機端在開發上沒有任何難度,畢竟在研發的時候,是先有PC端後有VR端,而以《我的世界》PC端的製作難度而言,改成手遊也沒什麼難的。
之所以糾結了這麼久,主要還是在糾結一些玩法細節。
VR版經過陳陌的大改之後,已經比前世《我的世界》多了很多內容。網路模式、觀光模式(陳陌的世界)、科技樹等等新玩法,已經成了支撐這款遊戲大火的重要因素。
而“賣建築”也成了這款遊戲的一個重要盈利點。
很多玩家在《我的世界》裡費盡心思地磨練建築技巧,造出各種各樣么蛾子的建築和移動載具出來,就是為了能在遊戲裡換錢。
PC端還好說,手機端的《我的世界》受限於種種因素,無法實現和VR端的完全資料互通。
在網路模式裡,經常需要多人線上同屏,拋開龐大的資源量和良好的網路要求之外,光是畫面問題就很難解決。如果有二三十個人擠在一起的話,手機上的小螢幕基本上就GG了,什麼都看不清。
而在觀光模式裡,陳陌捏出來的大型建築群所要求的機器配置也是很高的,對於手機來說載入吃力,而且也很難帶得動。
還有就是操作問題,《我的世界》在手機上的操作相對蛋疼,打怪體驗非常糟糕。不過這個問題在前世就存在,也並不影響這款遊戲的火爆。
所以,陳陌考慮了一下決定,最終決定:PC端和VR端資料全部互通,而手機端則砍掉一部分功能,做成《我的世界》口袋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