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塵最後一番操作自然在實力上完全碾壓了前來挑戰的傑利,他獲得了人們的歡呼,並且聲名鵲起。
但他還是沒有選擇下船。
後來,一個商人專程帶著留聲機前來為他的音樂錄音,並且表示他的音樂能賣出上百萬份。
但是當洪塵聽到自己彈奏的音樂從留聲機裡傳出來的時候,卻是搶過了黑色的磁碟,並且叫嚷道:“我的音樂不能離開我。”
在彈奏音樂的時候,洪塵看到了一個女孩,一個初看就讓他一見鍾情的女孩。
那個女孩很漂亮,氣質帶著幾分憂鬱,像一朵剛剛開始綻放的花朵。
接著,這個二十七年沒有下過船的天才鋼琴家,墜入了愛河。
洪塵在鏡子面前嘗試著搭訕的方法,他的神態顯得很緊張、語句也有些生澀,就像是一個第一次遇到心儀女孩的中學生一樣。
但是他一直沒有勇氣去搭訕。
直到女孩下船的那一刻,洪塵才衝了過去,和她聊起了往事。
原來,這個女孩的父親,曾經是洪塵的朋友。
女孩對洪塵也明顯有好感,並且在臨走的時候告訴了洪塵住址,希望他來找她。
兩個人從相遇、再到分離,處處都充滿著浪漫。
女孩走後,洪塵的名氣達到了頂峰,但是他的好友馬克看得出,他再也沒有以前快樂了。
就這樣,郵輪又旅行了幾次之後,洪塵終於決定,下船!
他下船那一天,船上所有的工人,都來送他。他們歡呼著,祝賀洪塵取得成功。
這是一個很美的場景,巨大的郵輪,一條長長的舷梯,洪塵依然優雅而又大方,一個人緩緩的向下走。
但是當他走到一半的時候,他愣住了。
他看著高樓林立的米國,看著巨大的鋼鐵城市,產生了懷疑。
要知道,這個時候,是20世紀初的米國。剛剛經歷過一戰,工業革命正是最鼎盛的時候。
城市裡被黑雲籠罩,一座座高樓就像一個個怪物,人們忙碌著追逐發財的夢想,一大波又一大波瘋狂的追夢者向這座城市湧了進來。
而洪塵,他是一個優雅的鋼琴家,一生都在海上,充滿了浪漫的色彩,與這個世界本就格格不入。
這裡洪塵的表演依然堪稱完美,他的瞳孔在輕微的顫抖,神色之中的恐懼和猶豫之色越來越濃。
就這樣持續了很久,他才下定決心,頭也不回的向船上走去。
他放棄了著陸。
他仍然選擇在船上生活。
郵輪,才是他的歸宿。
之後,洪塵繼續在弗吉尼亞號上演奏。
這部戲是馬克的視角講述的,馬克後來下了船,洪塵的故事就結束了。
後來,經歷了一戰、經歷了很多年,馬克再次回到碼頭的時候,卻發現弗吉尼亞號已經報廢,已經變得鏽跡斑斑,失去了它本來的顏色。
工人們正在往船上安裝炸藥,原來,今天就是弗吉尼亞號郵輪被炸燬的日子。
馬克堅信洪塵還在船上,於是帶上那張洪塵當年錄製過的唯一的音樂盤,買通負責人,來到了郵輪上。
這裡早已經不成樣子,到處都是殘破的痕跡。
這麼多年以後,當年繁華的郵輪已經徹底只剩下一具殘破的空殼。
馬克拿著留聲機,在一個又一個地方播放著當年洪塵彈奏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