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不去陸地呢?憑你的能力,你能掙很多錢?買到大房子,娶一個漂亮的老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在船上盪來盪去一輩子。”
“你為什麼不願意離開這艘船,哪怕只是一次。”
聽到他的話,洪塵看了一眼大海,目光變得深邃。
他想了想說道:“為什麼......我覺得現在的人浪費了太多時間在問為什麼。”
“冬天來了,你們渴望夏天;夏天來了,你們又擔心冬天再來。”
“所以,你們總是不厭倦旅行,總是要去追求遠方。”
“我覺得那不適合我。”
兩個人都沒有說什麼,似乎都在思考。
這個問題,直到最後都有觀眾在問,那就是1900為什麼不願意下船。
實際上,答案很簡單。
我們的陸地就是他的海洋。
對我們來說,沒有人願意離開陸地,一生漂泊在海上。
對他來說也一樣,這艘船,這片海,就是他的歸屬。
也正如劇中洪塵說的:“陸地上路那麼多,無去無從。”
洪塵擁有著藝術家的天分和詩人的獨孤。
他風度翩翩、氣度不凡、不染世俗,同樣,他也不諳世事。
他聰慧的頭腦、剔透的眼睛可以看清楚很多事情。
他在彈奏的時候,馬克會問他在想些什麼。
洪塵會告訴他自己腦海裡的畫面:倫敦的街道,鋪滿了白雪,無數的大象在其中奔跑......
他的思想可以和鋼琴曲一起蔓延,伸向這漫無邊際的世界。
再之後,終於來到了這部電影最大的高潮。
那就是陸地上赫赫有名的鋼琴家、爵士樂的發明人傑利,自認為自己的才華無人能及,在聽說了洪塵的故事後,專程來遊輪上,向洪塵發起挑戰。
他在媒體面前肆無忌憚的嘲笑著:“連走下那艘破船的勇氣都沒有,怎麼能彈好琴?”
有人道:“只要他決定下來,你就只能回雞院區演奏了,上帝作證,回雞院去。”
正是這樣的刺激,讓傑利決定來一場音樂式的決鬥,結束這個海上鋼琴家的故事。
這是頂級鋼琴家之間的對決。
無數的媒體蜂擁而至。
傑利在上船前就出言不遜,揚言要讓洪塵無地自容。
後來,當洪塵在富人的餐廳中演奏的時候,傑利出現,直接驅趕道:“你似乎坐了我的位置。”
洪塵愕然,然後微笑,然後起立。
“你就是那位爵士樂的發明者,是嗎?”
“對。你就是那個只有屁股坐在海上才能演奏的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