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若干年後後呢,等到大明的土地,再也不足以承受這麼多百姓的時候,我們又該向外奪取土地了。”
“可是我們在理學的那一套裡墨守成規,外面的世界卻是日新月異。”
“所以,我是十分的不贊同陛下的用理學來限定科舉的。”
“如果可以,科舉應該對應不同的學問,擇優擇朝廷所需入取。”
“難道治理天下,只需要文章寫的好的讀書人,就不要老五,不需要吳六子這樣的人了嗎!”
“那這樣的大明,陛下也不用想著傳承萬年,小子可以斷定,就跟歷史上的那些朝代一樣,我們大明最多也就300年的壽數。”
一席話說完,直接給老朱父子倆人說的無語了。
二人沉默不語,各自在體會著方靜之話語裡的意思。
雖然這小子舉例舉的不好,說的話也亂七八糟的,但是道理擺在那裡,是足夠說的通的。
理學的優缺點,老朱當然明白。
無論是任何一門學問,都不會是完美的。
可如果單純的放大了缺點來看,那對這門學問是不公平。
而且,朝廷前兩年剛剛定下了用理學,如今有突然的捨棄,那朝廷的臉面還要不要了。
不過方靜之的意見也在理,如何抉擇,就成了一個大難題。
老朱眯著眼睛看向方靜之。
他一貫信奉一個道理。
解決不了困難,那就解決製造困難的人。
你小子不是提出來了問題嗎,那你就去負責給咱解決。
你解決不了,咱踹死你。
“小子,咱老了,管不了這麼多了。”
“但是這理學,是咱定下的,不能改。”
“你去跟太子想辦法,給咱把這個事情解決掉。”
“咱既要理學,也要你說的那個其他學問。”
“做的好,咱賞你,做的不好,咱就罰你。”
“這大明是咱老朱家的天下不假,可你也咱老朱家的人,也有你的一份。”
“反正這皇位早晚是要交到太子還有咱的乖孫子的手上。”
“你若是願意眼睜睜的看著疼你的大哥,敬重的你侄子被人罵,那你就放任不管。”
“反正咱呢,以後不管這事了,你就自己看著辦吧!”
“三百年也好,萬萬年也罷,反正都是你們要操心的事情。”
“咱現在就想看著咱的乖孫,早日成為我大明最偉大的皇帝!”
朱標臉有點綠。
他懷疑,大明可能要出個太上皇,還要出個太上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