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是春秋戰國時期管仲所著的管子。
方靜之隨意的翻閱了幾頁。
“聖人之所以為聖人者,善分民也。”
“聖人不能分民,則猶百姓也。”
“與己不足,安得名聖?”
“這是什麼意思?”
黃觀侃侃而談:“這句話的意思是,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就是因為他們善於把利分給百姓,如果聖人不擅長把利分給百姓,那他就跟百姓別無二致了,自己都貪婪而不滿足,又怎麼能算是聖人呢!”
“是古有事則用,無事則歸之於民,唯聖人為善託業於民,民之生也,闢則惠,閉則類,上為一,下唯二!”
“所以,國有事則從百姓那裡徵收財務,無事便藏富於民。”
“只有聖人才會善於把事業寄託在百姓身上,百姓的本性,是越開道便越通達,越約束越善良,上行下效,給百姓做出好的榜樣,百姓自然會學習模仿!”
方靜之嘖嘖兩聲,幾把的,懂得真多。
抬頭凝視黃觀,方靜之齜牙道:“本少爺讓你講這麼多了,你在跟本少爺顯擺你的學識,諷刺本少爺的不學無術嘛!”
黃觀有點尷尬,不是你問我的嘛!
你自己沒有說完,我給你補充上去還是我的錯了。
“少爺說的是!”
方靜之瞪眼:“你說本少爺不學無術!”
黃觀被難為的都要哭了,連忙拱手致歉:“沒沒,沒有,我說少爺說得對,學生當戒驕戒躁,少爺說什麼就是什麼!”
方靜之這才滿意,繼續說道:“嗯,你書背的不錯啊,看來跟本少爺一樣,已經得了其中三味。!”
黃觀嘴角抽了抽,你剛剛還說自己不學無術的。
不過。
黃觀興奮道:“少爺,您也覺得書中講的對,應該讓利於民?”
方靜之輕輕地拍打著手裡的書本,沉吟說道:“嗯,聖人怎麼可能說錯,說的自然是對的,可以後這樣的話,就不要在本少爺面前說了!”
黃觀有些不解的看著方靜之:“少爺,這是為何,聖人之言,當日日品讀才是啊!”
方靜之齜牙,作為正兒八經的南方孔氏二號人物,他是個堅定的聖人擁護者。
可讓他說聖人的道理全是對的,那他還真不能昧著良心說這話。
聖人讓我把利益讓給百姓,當我是個一無所有刁民的時候,那自然是沒問題的。
就像自己上輩子,別說是讓了,換一下人生都沒問題啊!
可誰讓現在是在大明呢!
本少爺是真的有一輛小轎車啊!
不能騎在老百姓的頭上作威作福,搶他們的糧食睡他們的閨女。
那自己這穿越不是白穿越了。
方靜之不想跟黃觀討論這個問題,將手裡的書本重新塞回他的手裡。
“本少爺作為南方孔氏當家人,孔善祥大儒的小師弟,聖人的道理早已經在心裡,又何必日日品讀。”
“聖人曾經雲過,過猶不及,就是這個道理!”
“你這小學生,聖人的道理,豈是你能全聽得明白的。”
孔善祥大儒的小師弟???
黃觀望著眼前的少年郎一臉的驚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