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杜元銑的奏摺,武庚的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
這奏摺全篇上下沒有一個讓人舒心的字眼,每一句話都往人肺管子上戳,而且還是往死裡用勁的那種。
武庚認真回憶了一下,這個人似乎從始至終都在找死。
好好活著不好嗎?
武庚如今養成了習慣,一旦遇到無法理解的事情,就從《封神演義》裡找答案。
書中杜元銑出場時間極短,出場就因為跟妲己死磕,死在了紂王手裡,但大結局的時候他是跟著封神了的。
與他差不多情況的,有商容、比干、費仲、尤渾等,甚至還有紂王……
這看起來挺令人意外的,
有很多人認為這不合理,紂王這樣的憑什麼封神呢?!
其實他們是沒讀懂這本演義,
因為書中說得很明白,許多年前三教共籤封神榜,這三教分別是:闡教、截教和人道,
以上這些人有忠臣,有奸臣,甚至有亡國之君,但……他們都可以歸類到人道中來。
而封神之戰中,截教和闡教幾乎把狗腦子都打出來了,損失極大,但屬於人道的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人皇軒轅卻俱都毫髮無損,
故而才有了這麼奇葩的封敕。
然而想到這裡,武庚卻反而深恨自己腦子轉太快,知道得太多了。
因為如果他的猜測屬實的話,那三皇的心思就很難猜了。
當然武庚不是懷疑他們的人品,而是他意識到如果三皇在封神之戰中真是如此算計,那就說明闡教、截教勢力極大,三皇無法力敵,只能暗中佈局。
他先將這個可怕的猜測放在一旁,開始認真思考該如何破解杜元銑的謀算。
杜元銑乃是司天臺監正,
因為能力出眾,又戲稱為司天臺太師,
恐怕他已經從天象中看出了一些端倪,這些作死行為,其實是在為封神作鋪墊。
紂王能封神其實好理解,畢竟他做了很多可怕的事情,但那是因為他被狐狸精蠱惑了,
而狐狸精是媧聖所派!
如果他真有罪,他最多二分罪孽,另外八分是要歸媧聖的!
既然他能封神,那費仲、尤渾雖然奸詐無比,但他們忠心不改,戰死沙場,自然也要封敕,
而杜元銑、比干、商容等人,反對狐狸精作惡,故而身死,也算是為國為民的忠貞之士,自然也是有資格封神的。
所以三皇的封神邏輯,應該是以仁、義、禮、智、信為基準。
當然這只是三皇的邏輯,而非鴻鈞、元始、通天等人那五花八門的基準。
鴻鈞:能者當仙,孬者封神,
通天:我的弟子都要當仙,
元始: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總之想到這裡,他已經知道該如何噁心杜元銑了。
武庚看向馮習:“叫太史官曹滿華來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