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庸身後萬龍朝拜,郭中庸身前,秦始皇萬古長青,兩人在碰撞。與其說是兩人在碰撞,不如說是秦始皇與北京城的滿城龍氣相碰撞,郭中庸就那麼站在那裡,看似沒有動作,可是心之所至。龍之所至,一條條龍,一聲聲的龍吟不絕於耳,空中如同燃放著無比絢麗的煙花一般。
無上觀上,雖然看到了這一幕無比的讓人熱血沸騰的一幕,但是這一次,轉為白衣女子問諸葛流雲道:“形勢到底是如何逆轉的?”
諸葛流雲滿臉淚痕,幾乎喜極而泣道:“這一步,是郭中庸借北京城之龍氣,匯聚一條條龍,這一個八臂哪吒城,本身就是集天下龍氣之大成,裡面匯聚了全天下的龍脈。郭老哥肯定這一次是在北京城的風水上做了極為巧妙的佈局。以念力牽引龍脈,一條條一個個的虛擬的龍脈,以氣運為武力值,對付始皇,可以這麼說,如果白起上一次跟郭老哥的對決是郭老哥藉助了天劫,那這一次,則是郭老哥用全天下的氣運,來與始皇進行一場終極的對決,黃大仙。我想你應該更看的明瞭,他們兩個,誰的勝算更大一些。”
“說不準,看目前的情況來說,他們兩個如果說是對耗的話,郭中庸肯定是背後如同泉湧,可是你沒看到,郭中庸只能被動的防守?借北京城之龍脈這不假,但是估計他不能出城。不然龍脈氣運就鞭長莫及。”黃大仙道。
北京城門。始皇終於暴躁,他的脾氣本身就不好,他不停的進攻,都被那無數條龍給分擔化解,此時給始皇的感覺就像是他在海邊拍打浪潮一般,對面雖然不反擊,可是防守卻是如此的無懈可擊。
“能不能出城,與我一戰!”始皇叫道。
“你可敢進城,與我一戰?!”郭中庸站在城頭,同樣的淺笑一聲叫道。
始皇當然不敢貿然進城,可是這麼耗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自己乃當時無敵之身,就算郭中庸身後真的有萬龍朝拜,可是那萬龍也僅僅只是氣運虛體,有什麼可怕?
想到此處,始皇終於不在忍讓,他坐上金棺,頭頂漸漸的浮現出一輪明月,一輪紅日,日月齊鳴,這是始皇的道!與日月同輝,豈不是萬古長青?!
他一手托起明月,另一隻手抓住紅日,坐下九龍金棺,平地飛起,衝往北京城,而郭中庸身後的萬龍,則在此時同時龍低頭。
“來,讓我看看你的能耐!”始皇道,他終究是沒有進城,而是站在北京城的上方,居高臨下的看著郭中庸。這似乎本身,就是一場極不對等的對決。
始皇開始無視那一條條的龍,只針對郭中庸,一拳又一拳,郭中庸意念所至,自有一條條龍匯聚於他的頭頂,形成一道無敵的屏障,可是始皇一拳接一拳,打的那一道屏障不停的晃動掙扎,隨時都有破碎之勢。
而此時,郭中庸終於動,他背後的那一把桃木劍起,如同仙人御劍,郭中庸踏上桃木劍,開始沒命狂奔,始皇自然也在追趕,那是一拳拳,沒有砸中郭中庸,卻在地上砸出一個個的大坑,始皇的力量,似乎可以毀滅一切。
郭中庸逃至第一個鎖龍井,他開啟井蓋,看著天上追隨而至的始皇,他輕聲的道:“飛龍可在天。”
一句話後,鎖龍井中衝出一條碩大無比的青龍,頭角崢嶸,青龍一出幾乎可以天公試比高,那巨大的頭顱撞向天上的始皇,可是始皇不躲避,任憑你有多強,我只有一拳,我就這一拳頭,這天下都任我馳騁!
郭中庸並不戀戰,腳踏桃木劍繼續橫移,等始皇打散那一條青龍追趕上來,郭中庸已達第二個鎖龍井,他踢開井蓋道:“見龍在田。”
始皇一次次的破招,郭中庸一次次的躲避。“尺蠖之屈”
“或躍在淵”
“亢龍有悔”
足足十八口鎖龍井,一口一口,各含龍氣不同,可是無論郭中庸怎麼一個變化,始皇都頭頂日月只有一拳頭,一拳頭,就足以打碎整個天地,這才叫真正的一力破萬法,在別人眼中,郭中庸此時像是一個幼童,縱然可以使出無數的招式,那又如何?始皇就是一個大人,一手足以毀滅一切!
“劉伯溫當時在這裡佈下十八口井,象徵天下崑崙龍脈走出的十八部天龍,此時十八龍已出,郭中庸,你還有什麼後手?或許你自己也知道,絕對不會是我的對手,到現在為止,我依舊不捨得殺你,留你一命,助我打通九幽,如何?”始皇居高臨下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