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道長想去嗎?”
“想來他們也不敢無故而入,必定有蠱神依靠,貧道想去感受下蠱神神通。”
“既然道長想去,鄙人必定陪同,同去同去。”
說完二人各自施展本領,前往花城南門。
侯仁英正和柳青衣愉快的玩耍,一個年紀很小一個涉世不深,交流的十分愉快。
當被姐姐要求一同迎接夷人頭領時,滿肚子牢騷“這些頭人,有什麼好迎接的,不過就是想來一探我花城虛實。”
雖然不情願但還是隨著三位姐姐同行,更是邀請了柳青衣一同出發。
門口幾位夷人頭人耀武揚威,花城此地雖然被大雍征服百年,但是此地還是夷人較多,只不過與生活在山中三十六洞的夷人想比,花城的夷人已經同庸人生活無異。
花城夷人鄙視三十六洞之人粗鄙,而三十六洞夷人則是認為花城之人背棄祖宗,兩邊之人在門口就釀成衝突。
一個滿面刺滿紋身的夷人向一個讀書人吼道:“你也配叫夷人,你已經忘了怎麼狩獵,根本沒有資格帶上耳環。”
夷人有一個習俗就是當男子成年之時,必須在耳朵上帶上耳環,耳環式樣也很多,有些人為了彰顯勇武,特意獵殺虎豹以虎豹之骨頭未耳環,有的則是彰顯財富會帶上金耳環,有些是為了彰顯學識帶上銀耳環,有些則是表示勤勞帶上銅耳環。
這個讀書人因為帶著一枚祖傳的骨環被攔住。
而讀書人卻說到:“這事家父留給我的遺物,我帶著他只是想時刻幾年家父。”
“你這是在給你父親蒙羞,一個夷人竟然連刀都沒有,還敢帶骨環,給我取下來。”
讀書人雖然體弱但在邊陲之地,哪裡會真的手無縛雞之力,兩人很快就動氣手來,不過顯然讀書人不是三十六洞夷人的對手,很快就被打的只有招架之力。
“住手!”
只見小侯爺飛馬奔去,將兩人用馬隔開,對著一些頭人說道:“你們是來給我父親祝壽的,請管好自己的族人,不然我必定一大雍法律治罪。”
“哈哈哈哈一個小娃娃。”
“就憑你也敢管我們,我們夷人只服從強者。”
一眾頭人根本不理會小王爺,只是冷眼看著手下鼓譟。
“幾位頭人,你們來此地是客人,我們姐妹四人特此來迎接,也算給足禮數,難道你們是來尋釁的?”
幾位頭人在馬上淺淺俯身,算是給英王府四人行了禮。
“我們來此地是為了給王爺祝壽,可是卻在門口遇到了不愉快的事,請郡主讓我們以夷人之法解決。”
“這裡是大雍的土地。”
“但犯事的人是夷人。”
“他是大雍百姓。”
這時三十六洞夷人突然將耳環去下直接丟給了年輕書生,年輕書生下意識的結果了耳環。
“郡主你看,他按照古老的規矩藉助了耳環,請你不要破壞夷人百年規矩,讓他們決鬥。”
在夷族之中流傳著這樣一個規矩,古老的天神保佑著勇士,當兩人發生爭執,誰也說不服誰的時候,以耳環為信物可以開始決鬥,他們相信上天會保佑勇士。
年輕的讀書人明顯不是夷人對手,臉色蒼白,而丟了耳環的夷人武士卻是嘲諷的想著小王爺看了一眼,你瞧好了,我要在你面試殺了他。
柳青衣突然伸手拿起了年輕人手中的耳環,輕輕在手中捏碎,更是挑釁的看了一眼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