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不成這來的人馬是那威名赫赫的秦良玉麾下白桿兵!
張獻忠不敢怠慢,趕緊是命人召集人馬。
因為張獻忠手下有四萬五千多的人馬,這麼多的人,不可能全部進到城裡來,所以張獻忠只帶了數千人進城,大部分的人馬都是在城外駐紮。
接到張獻忠的命令,一眾人等不敢怠慢,都是嚴陣以待,只等那在四川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白桿兵到來。
夕陽西下,終於,在那遠處漸漸出現一支軍容鼎盛,步伐威嚴整齊的大軍。
他們人人手持一根一丈三四尺長的白杆槍,那白杆槍上配帶刃的鐵鉤,下配堅硬的鐵環,作戰是那鐵鉤可砍可拉,鐵環可作錘擊,端的是一支用途廣泛的好武器,
不錯,來人正是那威震天下的白桿兵!
張獻忠,馬元利,張化龍,馮雙禮等人都是不由得吞嚥了一下口水,臉上都是一幅驚慌神情。
所謂人的名,樹的影,這白桿兵可不是鬧著玩的,不說在四川,便是放眼整個天下,包括滿清韃子在內,誰又敢不拿正眼瞧他們!
白桿兵,本是四川石柱土司馬千乘所招募建立的一隻人馬,人員基本是土家族構成,不過真正讓白桿兵威名天下的,卻是馬千乘的妻子秦良玉。
萬曆二十六年,播州宣撫使楊應龍勾結當地九個生苗部落頭領叛亂,圍攻成都,叛軍勢大,應者景從,人馬多達七八萬人,一時間,天下震動!
萬曆皇帝不敢怠慢,立即是派李化龍剿賊,當時的馬千乘和秦良玉就帶著三千白桿兵,在李化龍麾下聽令。
別看當時他們只有三千人,可是這三千人可是土生土長的土家族人,個個在高山險峻的地勢中,那是如履平地,幾次三番打的叛軍措手不錯,死傷慘重,為最終平息叛亂,立下了巨大的功勞。
不過不久之後,馬千乘被奸人陷害,病死在獄中,因為兒子馬祥麟年幼,於是秦良玉暫代土司之責,掌管白桿兵,也正是從這時候起,白桿兵開始了他的傳奇路程。
萬曆帝后期,滿清韃子強勢崛起,大明在薩爾滸之戰中慘敗,遼東告急,在此危急局勢下,朝廷急招秦良玉開赴遼東,以解危急。
秦良玉接到命令,絲毫不懼,立即命兄長秦邦屏,弟弟秦民屏先行領軍出發,她自己則四處籌措大軍糧草和征戰馬匹,全力保障大軍後勤供應。
白桿兵到了遼東不久,滿洲八旗兵來攻,白桿兵區區兩千人迎戰,渾然不懼,絲毫不落下風,後來八旗兵見打不過,速速調來了援軍,最後圍攻白桿兵的八旗兵竟然是達到了一二萬之眾!
八旗兵有援軍,可是白桿兵卻是沒有,然而這般形勢下,白桿兵卻是無人投降,在擊殺三千多名八旗兵後,除秦民屏帶著數人殺出重圍,其餘兩千多白桿兵,包括秦良玉哥哥秦邦屏在內,全部壯烈殉國!
以兩千人,殺死三千多八旗兵,這樣慘烈的戰爭,只要再打上一兩場,滿洲韃子就可以回深山老林窩著去了。
這一戰,白桿兵聞名天下,便是八旗兵,亦是膽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