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好在湯山就是湯山,許傑就是許傑,全然沒有平常文人那般的自鳴得意,傲慢自大,這真是讓萬華心下高興不已。
既然許傑建議在半道上殺幾路官軍,給隊員們一個練兵練將的機會,湯山也是贊成,那萬華自然也是要同意的嘛,
畢竟對於這次官軍的報復,別看來了十萬人馬,可是當萬華得知是劉宇亮掛帥後,那還真是沒多大的擔心。
為何?
實在是這劉宇亮在歷史上的表現很是不堪,史書上對他也是一筆帶過,而就這可憐巴巴的一筆,那還是沾了盧象升的光,順帶手的把他也給寫上了。
原來在崇禎十年,皇太極命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主持進犯大明,一時間,烽煙四起。
這時候,崇禎帝下旨,命總督宣府,大同,山西軍務的盧象升護衛京師,並且節制天下勤王大軍。
然而這時候,崇禎帝在私底下見韃奴兵強馬壯,已經是有了議和的意思,
作為那時崇禎帝跟前的紅人,大學士楊嗣昌,太監高起潛,他們都是體會到了崇禎帝的意思,於是對盧象升多般阻擾,讓他無法全力與韃奴作戰。
盧象升大怒,多番向崇禎帝上書,痛斥楊嗣昌和高起潛他們的行為。
對此,崇禎帝也是不好處置,畢竟楊嗣昌和高起潛也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在辦事,當然是不能辦他們的,可是又不好跟盧象升明說。
這時候,劉宇亮見崇禎帝為難,想著來討好崇禎帝,於是自請去盧象升的軍中督察,崇禎帝大喜,乾脆是直接免了盧象升的職務,讓劉宇亮接替。
這下鬧大了,本來這劉宇亮只想著來打醬油,轉一圈就回去的,哪知崇禎帝直接要他挑大樑,這怎麼行,他哪有這本事!
於是嚇得劉宇亮趕緊是上書,說什麼陣前換將是兵家大忌啊,不能這麼幹啊,好說歹說,這才是讓崇禎帝收回了成命,盧象升繼續留任,他劉宇亮還是前去督察。
後來盧象升戰死,他劉宇亮哪裡還敢待著,帶著手下人馬一路逃竄,最後崇禎帝見他實在是不堪大用,把他給免了,直接讓他回老家去了。
這麼一號人物,萬華哪裡會怕他,怎麼打不是打,有機會讓隊友們多見見血,有機會讓林虎,林豹他們這些兄弟多帶帶兵,這也是好事嘛!
心中主意一定,萬華就是站起身來,對湯山,許傑他們說道:“既然二位先生都是意在半路突擊,那此事便如此定下了。”
許傑見萬華採納了自己的建議,自然也是高興,畢竟這是自己正式加入保衛隊後,第一次出主意,若是沒有采納,無疑是很掉面子的事情,
雖然許傑對這些也是不在乎,可是說一千,到一萬,大家終究是凡人,要說真的一點都不在乎,那是不可能的。
湯山此時也是欣喜,雖然這和自己提議的等待官軍匯合,到時再攻擊的建議不一樣,可是這半路突擊的法子,確實也是對保衛隊的長遠有好處,如此,湯山又怎會有意見呢!
計議定下後,萬華便是對李捷命令道:“李捷聽令!”
“屬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