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聽了一愣,原來是這樣啊,我說娘怎麼突然這麼大方了,還以為自己看錯了呢!
想到這裡,萬華就是從腰間掏出五兩銀子,交到了爹的手裡,說道:“爹,我這幾天有點事走不開,明天我就不去舅舅家了,你跟舅舅說我晚點去,這點銀子你跟我看著買點東西帶過去。”
萬華爹哪裡會跟他客氣,毫不猶豫的就是接下了銀子,然後大臉一甩,說道:“好了,我就不跟你廢話了,你自己去忙吧。”
說著,萬華爹就是去虎寨外面的商業區買東西去了。
萬華笑著搖搖頭,也是去辦公間了,現在事情多,又趕上要準備打清澗,萬華哪裡敢怠慢!
不過雖然說是說打清澗,其實就現在清澗這模樣,佔下清澗也不是什麼難事,無非是萬華不想太過招搖,免得引起朝廷的注意,所以還是要做點準備工作,
就像現在的米脂,自己可以說是米脂的土皇帝了,什麼事情不是自己說了算!可是為了低調,為了長遠打算,自己還是要放低姿態,
該給朝廷上繳的皇糧賦稅,萬華那是一分不少,這點錢糧萬華也不在乎,都說明末賦稅重,其實說句心裡話,朝廷要的真不多!
就拿遼餉來說,不過是每畝地九厘銀子,這九厘銀子才多少錢!一兩銀子就是十錢,十錢就是一百分,一百分就是一千厘銀子,那你自己算算九厘銀子才多少!
按一般的糧食價錢計算,九厘銀子也就是十斤糙米的價錢,這對於一畝地的產量來算,這真不是什麼很大的量!
所以崇禎帝才會接受大臣們的提議,給老百姓加響,搞攤派,因為這確實不算什麼,你出一點,他出一點,每個人身上拔根毛,全國這麼多人,把這皮毛一般的九厘銀子一收,那就是幾百萬兩銀子啊!
這幾百萬兩銀子就解決了朝廷頭疼的大問題,這麼簡單,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崇禎帝給老百姓加餉,真不是不愛老百姓,而是這個賬算下來真是要划算了!
可是崇禎帝哪裡知道這世上除了正規的皇糧賦稅,還有層層加派,朝廷大佬這邊還好一點,畢竟大佬也就那麼點人,加上他們也是吃穿不愁,所以多少還要點臉面,吃相還不是太難看!
可是越到下面越是沒臉沒皮,到了縣以下,那就更是無法無天了,收稅跟明搶也沒什麼區別了!
現在萬華是米脂土皇帝,誰敢搶他!
因為萬華跳開了最敲骨吸髓的鄉紳和稅丁,加上縣衙又是自己說了算,所以別看他照著朝廷規矩繳納皇糧賦稅,其實也沒花多少錢!
所以一個有趣的現象出現了,萬華佔了米脂這麼久,竟然朝廷還不知道,還以為這裡管得不錯,是個太平地方!
因為米脂太成功了,所以萬華自然也是要把在米脂的成功經驗複製到清澗,只要清澗也和米脂這樣瞞個兩三年,
這兩三年再一心一意恢復民生,壯大實力,可以想象,那時候的萬華,力量又將是再上幾個臺階,陝西誰能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