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雖然英語說得差,從來不肯在公共場合裡講,但不代表他聽不懂。
顯然他是從陳慕武向查特萊的自我介紹裡,得知了陳慕武的工程師身份。
想不到《生活大爆炸》裡謝爾頓看不起霍華德·沃洛維茨的段子,居然能上溯出一段這麼悠久的歷史。
“樂意至極。”
面對愛因斯坦的留學邀請,陳慕武忙不迭地答應了下來。
這真是這次見面的意外之喜,他從沒想過,愛因斯坦居然能這麼主動。
“不過,學費方面可能需要你自己想辦法了,柏林洪堡大學不會給你一個外國學生提供獎學金。好在現在的馬克比廢紙還不值錢,去德國留學也花不了幾個錢。”
他這倒是說了一句大實話。
本次出行是愛因斯坦一生中唯一一次到訪東亞,他之所以願意舟車勞頓奔赴這麼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一戰以後德國馬克大幅度貶值,讓他不得不外出講學掙些還算堅挺的英鎊美元來貼補家用。
“另外,你得到的這幾個解寫成論文發表了嗎,如果沒有的話,我可以在給普朗克教授的信裡再附上一封推薦信,他同時還是《物理學年鑑》的主編。”
陳慕武終於聽到了自他穿越以來,最想聽到的一句話。
他急忙摸出隨身攜帶的硬紙資料夾,從裡面掏出厚厚一沓洋紙,上面密密麻麻布滿了用打字機打上去的字母,誰都看得出來,他是早就做好了這一系列的準備。
“博士,關於場方程精確解的論文,我還沒有向物理學期刊投過稿,不過,我向歐洲的物理學期刊,投稿了另外一篇論文,這是論文的複製件,希望您有時間的話,可以過過目。”
“哦?這一篇是關於什麼內容的?”
“光量子,”這是除了相對論外,光量子是愛因斯坦對物理學的又一大貢獻,陳慕武還真是懂得投其所好,馬屁轉著圈地拍,“您1905年論文裡提出來的‘光量子假說’對我有很大的啟發,尤其是近年來被密立根的實驗所證實之後,我就想著是不是能把光量子理論運用到其他地方。
“然後我就想到了麥吉爾大學亞瑟·伊夫教授從1904年開始研究伽馬射線的吸收和散射性質時,發現的經過散射之後的伽馬射線往往會比入射射線要‘軟’一些。
“這之後大衛·弗洛蘭斯和約瑟夫·格雷等人進一步的實驗研究,給出了更精確的資料和結論,但是始終沒有得到這種物理現象的解釋。
“於是我就想到了博士您提出來的光量子理論,並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發展,假設光量子不僅有能量,而且還有動量,讓這些帶有動量的光量子和散射材料中的自由電子發生非彈性碰撞,得到的理論結果和實驗契合的很完美。
“只是我這裡沒有實驗驗證的條件,所以就只好把解釋這個現象的理論寫成了論文,分別向英國的《哲學雜誌》和德國的《物理學年鑑》投了稿,希望世界上其他地方能看到這篇論文的實驗物理學家們,能做實驗對這篇論文裡提到的解釋進行驗證。
“論文大概是一個半月之前寄出去的,算算時間,現在應該已經到達了兩家期刊的編輯部。我唯一擔心的一點就是,這兩家期刊的審稿人會因為我中囯人的身份,看都不看就把論文直接扔進垃圾箱裡。
“所以我把這篇論文帶到了今天的討論會,就是希望您能在看過論文之後,如果認為這篇論文值得推薦,就請您幫我向兩家期刊的編輯部寫一封推薦信,至少讓他們看完論文,而不是直接扔到垃圾桶裡。
“至於方式麼,現在西伯利亞鐵路還沒通車【1】,從這裡寄往歐洲的信件需要在海路走上至少四十天,我希望您最好能向這兩家期刊直接發電報,還有發電報所需的花費,就由我來承擔。”
愛因斯坦聽罷,笑著擺了擺手:“陳,看得出來,你在物理學上的涉獵十分廣泛,而且你這個給光量子賦予動量的設想很新穎,我真不知道你這顆大腦裡,到底裝了多少這種天才的想法!
“不過我馬上要去參加宴會,現在沒時間看伱寫的這篇論文,只好等晚上回到飯店房間之後再拜讀大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