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宋時歸 > 第二卷 汴梁誤 第一百五十二章 驚雷潛生(五)

第二卷 汴梁誤 第一百五十二章 驚雷潛生(五) (第1/3頁)

漫天大雪終於停了下來,陽光從繁峙縣四下險峻的山嶺頭頂探出來,陽光照在滹沱河冰面上,.

天氣還是冷得邪乎,幾騎十幾騎的人馬在繁峙縣四下沿著滹沱河河谷穿梭往來。馬上甲士都凍得有點縮頭縮腦,人馬都噴吐著長長的白氣。

除了周遭活動的甲士多一些,繁峙縣城仍然一如以往。半點也沒有遭受兵火陷落賊手的模樣。只有往來甲士隊伍打著的那一面面白底黑字的復遼軍大旗在寒風中獵獵舞動的聲音。才說明了近百年來,大宋河東路郡縣,第一次陷落在敵人手中!

比起外間隊伍來來往往,馬蹄踏冰踐雪的繁忙。繁峙縣城中卻顯得冷冷清清。街上少有行人。縣城中百姓們都縮在屋子裡面,不敢出來。到現在縣城淪落賊手也有好幾天了,才有膽大的人搬了梯子,探出牆頭小心翼翼的張望。

說起來這些大雪寒夜裡面突然呼嘯而來,一舉襲破縣城的所謂奉天倡義復遼軍也真是有點出奇,破城之後,居然沒有半點擄掠殺戮。路上經常響起馬蹄捲過的聲音,卻是甲士捧著大令往來巡視,防範自家軍馬不得擅入民居。

縣城本來就不大,可以住的公房不算太多。除了這些甲士之外的上千步卒,就在街道當中支起了軍帳,縮在裡面抗凍。人人操著北面的口音罵罵咧咧,卻沒人敢真個擅入民居。要知道在第一天可是砍了七八個不聽號令之人的腦袋,在各處街口現在還懸掛著!

河東路過兵的記憶已經是很久遠之前了,可是對軍馬是個什麼樣子並不算陌生,歷代都是口口相傳。河東路也算是陝西諸路的一個後方支應所在,有的時侯陝西諸路有大的戰事,當地民夫不足,都要從河東路徵發。更不必說河東路本身火山軍岢嵐軍那裡也一直都有些小規模戰事,河東路也有不少百姓見識過打仗是個什麼樣子的。

大軍過處,只是強買強賣已經算是紀律森嚴,到處騷擾也是常見的事情。雖然不至於象北面亂世那般直拿人的性命當成草芥。可一旦過兵都是四下騷然。

照理來說,這等北來賊寇,號稱是契丹韃子餘孽,比起大宋軍馬更要作踐地方十倍。在當夜的慌亂之後,繁峙縣中不少人家都做好準備。房門牢牢堵住,家中精壯操持起各色各樣的傢伙,枕戈待旦。女子也懷裡揣著刀子剪子,一旦有不忍言的事情發生就拼了性命。

河東地方民風素悍,雖然有組織的抵抗難以做到,但是不讓那些韃子輕易作踐,不過就是牙一咬的事情!

可是幾天下來,破城的所謂奉天倡義復遼軍卻是安安靜靜。雖然不斷有兵馬調進調出,繁忙萬分,卻是將城中百姓都忘記了也似。百姓們心下稍稍放鬆,就開始有些好奇。也敢在牆頭上探頭探腦了。不過還是卻無一個哪怕最寒微之輩,願意主動去縣衙門那裡遼人餘孽統帥處投效,去獻什麼掃平河東諸路之策,去借著這異族勢力,先在這縣城當中當幾日的土皇帝再說。

作為沒有組織起來的百姓,能做到的也就是這一步。沒到萬不得已的時侯,也不會輕易拼了這條性命。韃子要是騎到頭上,也有多少人不願意甘心就戮!

可在真實歷史上,真到幾年之後女真南下,殺戮滿中原,這些平日裡安份忍耐的百姓們就憤然而起,在各地掀起了抵抗韃虜的怒潮。中原之地,義師何止數十萬?

不過這一切因為民族劫難而激起的血性,卻在當政諸公,在趙宋官家的苟且之下。先是宗澤吐血呼過河而亡,然後就是岳飛十二道金牌,風波亭上天日昭昭。接著蒙古繼起,江南四川漢家兒女仍然誓死而抗,節節血戰。奈趙宋太后官家早早請降,奈北面遊牧民族正值他們氣運巔峰之際何!

崖山日落,浮屍滿海。漢風唐韻,至此而絕。閩地客家女兒,至今猶發上佩劍,就是在紀念這千載以前鋪天蓋地的黑暗。

蕭言此舉的手段在道德上縱然有太多值得指責的地方,可是他的本心卻始終未變。就是想維繫住這異族殺上門,哪怕邊地偏鄙之地,也沒有一人去當什麼他媽的帶路黨。從漢唐以來,一路延綿傳下的這個文明的全部驕傲和血性!

牆頭上百姓們好奇的探頭探腦,想弄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在牆外值守了半夜的一個三十來歲的復遼軍漢子忍不住就招呼:“牆上的,牆上的!莫縮回去,俺們商量一下?”

牆頭的宋人百姓歲數和他差不多,聞言停住身形,一臉警惕的問:“什麼事情?莫想進俺們院子!俺家都是打鐵的,家中族人連同學徒,七八條精壯漢子。鋤頭糞叉,拼也拼死你們幾個。更莫想裹挾俺們從你們家軍馬,俺們可是宋人!”

牆頭下復遼軍漢子頓時叫起了撞天屈:“卻要俺們敢進你家院子,才談得上拼命罷!每日裡那些操著燕地口音的甲士往來,黑著臉瞪著眼就是盯著俺們,誰還敢多邁一步?不過說實在的,俺們也是雲內漢民,過得也是苦日子。掏心窩子話,要是上頭約束不緊,隨大流俺說不準也就進了什麼民居,得些好處也是論不定的事情。現在既然這般,倒是鬆了一口氣,算是過了幾天安生日子,不是一睜眼就看到死人!要是日子能一直這麼長遠下去,俺就死心塌地,在這復遼軍裡頭賣命了。”

牆上宋人百姓來了談興,忍不住問了一句:“你們既然是漢人,契丹韃子都亡國了,怎麼還替他們賣命?哪裡不能過日子?”

兩人對談之間,軍帳當中又鑽出幾條睡眼惺忪的漢子,待著臉聽牆上下的對話。這個時侯,一個臉色難看的粗壯漢子沉著臉罵一聲就插樓:“直娘賊,漢民又怎的了?當初不要俺們,將俺們給遼人,百餘年日子就這麼過下來了。苦熬活著就是。現在遼人亡國,既然說雲內諸州都是大宋故地,怎麼沒人過來接收,管俺們一管?大冬天的沒吃沒喝,要吃的就只有拼命去搶。這個復遼軍管俺們肚子,讓俺們能睡個踏實覺,不為他們賣命,又為誰賣命去?亂世裡頭,就命最不值錢!”

另外一個一臉苦色的漢子也訥訥的插口:“你們宋地百姓,別以為這安穩日子就能長久!早些做準備罷,女真韃子可悍!早遲他們就要南下,俺們輕輕鬆鬆就打破了這縣城。也不知道大宋官兒怎麼想的,遼國亡在前頭,這邊地還一點戒備都沒有!見過女真韃子殺人沒有?席捲過後,一片白地,男子殺了,女兒家捆了手跟在馬後頭走,走不動就拖死了,誰來管你?要是俺是你等,要麼準備打,要麼就趕緊朝南走。這條性命還能保得長遠一點!”

牆頭那宋人百姓本來還想替自家大宋分辨兩句,結果想想這繁峙縣城毫無抵抗就被襲破,頓時就有些氣短。最後還是勉強硬著嘴反駁:“俺們繁峙是繁峙,周遭還有那麼多州縣。雁門三關還有什麼北上的神武常勝軍,要不了幾日,就來收復這裡了……你們這軍馬還算識趣,到時候脫了身上衣甲,躲起來就是。俺們去說些好話,看能不能保全你們性命……”

那臉色難看的粗壯漢子嘿了一聲,冷笑道:“還指望什麼周遭州縣?要知道俺們軍馬陸續調進來,已經四下出動了!周遭州縣就算未曾打破,也被圍住。至於什麼鳥神武常勝軍,據說給你們大宋官兒斷了糧,沒糧還打什麼鳥仗?雁門三關,也被俺們軍馬圍著了。向代州方向的軍馬也派出去,只怕都快要逼近代州了!這裡只怕沒人來收什麼鳥復了,而且俺們勢大,又打著大遼旗號,必然是要驚動女真韃子的。到時候女真南下再捲進來……上下,俺在這裡相勸一句,準備好逃命罷!不要多久,這裡人命就還沒一塊蒸餅值錢!”

牆上宋人百姓瞪大了眼睛。震驚得差點從牆頭上摔下去。

周遭州縣或者被圍,或者襲破。雁門三關和代州大營駐軍斷糧毫無戰意。所有一切讓這宋人百姓很難理解。既然遣神武常勝軍北上衛戍邊地了,為什麼還要斷他們糧食?沒有糧食,讓軍馬怎麼打仗?難道那些官兒就不知道北面已經亂成一團,他們邊地百姓的性命,就不是命麼?

河東邊地這一代,已非大宋所有。哪怕就是這沒什麼智識的大宋一個普通百姓,也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也似。這是近百年來,大宋所從未發生的事情!

這天下,到底是怎麼了?

最先和宋人百姓搭話的那個軍漢,看歪樓已經歪得不象樣子了。揮舞著手忙不迭的將話題拉回來:“老哥哥,莫說這些,現在還不是安生無事?俺的確是有事相求……俺們這裡吃是盡有的,只是想燒些熱水艱難。大冷天氣,幹嚼下去實在有些吃不消。俺們不進院子,能不能燒些熱水將出來?費了柴草,俺們用糧食賠補你們就是。你看這使得麼?”

牆上宋人百姓哼了一聲:“在屋子裡面關了幾日了,柴社也不開張。誰家裡備著柴堆草堆?你們當在這裡,誰又敢出門?”

那軍漢還想說兩句好話,就聽見馬蹄聲響傳來。一個聲音遠遠傳來,卻是燕地那裡的口音:“你們是哪一指揮的?豈不知六臣將軍嚴令,不得騷擾百姓?報上名字來!”

幾個軍漢象被電了一下也似,忙不迭的跳開,一個個站得筆直。還是最先和宋人百姓搭話的那軍漢堆笑解釋:“田將軍,俺們怎敢?就是燒水艱難,想求主人家燒些熱水罷了。俺們自會用糧食賠補。俺們是何等人,敢違抗六臣將軍號令?”

來騎約有七八騎,當先一人頂盔貫甲,正是最先跟隨郭蓉北上的那個燕地出身的貂帽都親衛田穹。他的口音是燕地那裡的,再難有什麼破綻。所以就隨之而入宋境了。現在儼然也是在新擴出來的軍馬中領一指揮。那個小奚奴十三,也是衣甲整齊,一副親衛模樣,緊緊的跟在田穹身邊。

最新小說: 重生古代:從獵虎開始逐鹿天下 與前夫和離夜,將軍在我榻上貪歡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統 我又淪陷了[娛樂圈] [紅樓]黛玉繼承了林家後 克格勃小三想上位 女駙馬穿越手記 慫包女配缺德後[七零] 救命我不想繼承家業只想當指揮官 真千金瘋批後,全家跪地求原諒 長得醜就不配攻略病嬌了嗎[穿書] 首富閨女有點摳 大理寺第一主簿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