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川才拍了一下的手臂僵住,誰能告訴他,為什麼不到十年,一個溫柔婉約的公主,就能變成河東獅?這差距也太大了吧?
這個問題,其實水友們能回答:還不是自己慣出來的,自己慣的媳婦,跪著也寵下去啊。
“爹爹還是去孃親那邊吧,不然孃親生氣,對肚子裡的小弟弟不好。”甜心小蘿莉慢悠悠的勸著。
這種場面,她已經習慣了,從一開始的慌亂哭泣,到現在淡定無比,都是這對不靠譜的夫妻給訓練出來的。
李川嘆了口氣,行吧,哄老婆去。
他這邊把兒子放下,才走出院門,就聽到了身後兒子女兒的笑鬧聲,果然都是人精啊!
兒子那個小戲精,都可以拿影帝了。
日子就這麼精彩的繼續著,當李川的二兒子差不多會打醬油的時候,李世民的身體突然衰敗了下去。
也不能說太過突然吧,就是這一年病得有些厲害,治好了身體也虛了下來,得好好養著,不能操心。
其實也差不多該到時候了,李承乾都三十多了,再過幾年,都可以抱孫子了。
但李承乾這個太子很佛系,兄弟不是有爭皇位的嗎?他就在一邊看戲,受到攻擊就默默化解,反正一切都看在父皇的眼裡,他也不需要做什麼。
至於幹掉父皇提早上位?倒有人暗戳戳的鼓動他,但是李承乾才不會自討苦吃。
當個太子不好嗎?非得坐上那個累死累活,半點都不敢放鬆的位置折磨自己去?
他才不幹,所以李承乾這太子位置坐得穩穩的,一點野心都沒有。
有時候李世民都有些恨鐵不成鋼,一點野心都沒有太子真的好麼?
經過分析,李世民還真的得出個結論,大唐就需要這樣的太子,畢竟現在的大唐疆域擴張了一倍有餘,下一步,就不是擴張,而是發展。
這個發展,是指經濟民生各個方面,都是一些細緻又枯燥的活,讓李承乾去幹,還真的挺合適的。
至於一直在蹦噠的李泰,李世民眼不見心不煩,直接給打發出京城了。
然後李川就得到了訊息,李世民要整軍,這麼多年,軍隊一直操練,卻沒有仗可打,很多軍人都退伍回家種田去了,畢竟年紀大了,不適合上戰場。
大唐的將軍也都換了一波,現在薛仁貴,蘇定方,劉仁軌都是很得力的將軍。
張亮到底還是自己作死了,倒是侯君集沒張狂起來,打完高句麗之後回來得到些封賞,就進入了退養狀態。
這一次整軍,是為了打倭國,李世民還記得,李川一直惦記著倭國,所以他允許李川隨軍。
上戰場啊?!
李川糾結了,他是真的想去,親眼見證倭國的覆滅,可是他有點怕死。
以前就怕死,現在有了老婆孩子就更怕死了。
但這次李世民要親征,如果他隨行左右,應該是死不了的吧?!
在長樂鼓勵下,李川終於下定了決心,隨軍就隨軍。
雖然長樂讓他去的目的只是為了好好照顧父皇,但李川也認了。
倭國非常意外,一點準備都沒有,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拿下倭國費了點勁,總共打了大半年,但倭人大家都知道,面對強者,他們非常服帖的,讓幹嘛就幹嘛,老實得很。
讓李川沒想到的是,李世民回程途中,在邁上大唐的土地時,就駕崩了。
老皇帝駕崩,新皇要登基的,這時候肯定會有人搞事情。
結果搞事情的人確實有,但都是小貓兩三隻,很容易就給收拾了。
太子李承乾明正言順的登基為帝。
李川則是面無表情,卻內心複雜的看了看一臉苦色的李承乾,又看了看正傷心著的李治,然後又向遠方望去,好像能看到目瞪口呆的武則天大帝。
這歷史走向,徹底變了啊!
從現在起,就是一個新的唐朝了,歷史什麼的,都見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