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初冬的第一場雪就飄了下來。
坐在別墅中看著外面的雪,李川也想起來,他都不知道倭國的使者是什麼時候回去的,但想來,李二陛下不會讓他們佔到便宜。
李川對李二陛下很是放心,把倭國丟到一邊,李川又開始思考起最近一直在研究的發電機。
說實話,要仿製的話,現在公輸家族也差不多能仿出來的,就是質量不好說,但大概是能用上幾個月不壞的。
等鋼鐵質量提升,那麼使用壽命自然也會跟著增加。
公輸家現在忙的是吃透裡面的知識,這個就太難了,很多東西他們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於是李川就很忙了。
主要是很多知識他也不會,得現學,還學得很費力。
但可以想見,一直這麼學下去,用不了幾年,發電機他們就會研究透了,不得不說,公輸家真的都是人才。
李川決定明天先哄著人,仿製兩臺發電機出來,哪怕使用壽命不長,但是能給大家一個想頭,讓他們知道對於機器方面,工匠已經做出跨越式的進步。
然後再將蒸汽機提上日程,趁著海船才建了幾艘,趕緊轉向還來得及。
蒸汽船若是能做成功,海上航行時間就會大大縮短,在李川有生之年,沒準他還真的能進行一次環球旅行呢。
想歸想,但落到實際上,卻沒那麼好解決。
至少一直到新年,發電機也沒有仿製出來,總是有那麼幾個零件一直在出問題。
看來是趕不上當做新年禮物了。
李川也不強求,現在基建方面進行不了,他就一頭紮在研究裡,偶爾再給學生們上上課,生活的很充實。
李世民也沒閒著,一邊大把的摟錢,然後平衡大唐各個方面的發展,李川可以去研究一個東西,但他不行,他得掌控全域性,比如棉花的產量如何了?海鹽對鹽商的衝擊有沒有達到他預想的效果,膠東半島那邊的碼頭只建了一半,海軍計程車兵還不足,來年是不是需要擴大海軍規模?那麼該增加多少兵力合適?
總之一大堆雜長雜八,李川看了就會頭疼的事情都堆到了李世民面前,他還能處理的井井有條,這也是皇帝的本事了。
時間飛逝著,李世民也準備著,同時大批將軍也在老去,雖老當益壯,可他們更想在退休之前,能打上一場大仗。
李川二十六歲了,長樂十八歲,已經可以出嫁了。
李世民將兩人的婚期訂在了十月份。
現在是二月,還有大半年的時間。
而李承乾早已成親,現在已經是個孩子爹了,雖然說他才升級沒多久吧,但也確確實實做爹了。
要不是李川說成親太早沒好處,興許他孩子都好幾個了,最大的都能打醬油了吧。
不止是李承乾,李元昌和李元景他們也都做爹了,動漫早就被他們看完了,但眾人倒還是保留著偶爾出來聚一場的習慣。
這幾年的發展,讓人都快認不出大唐了。
整個長安城都通上了電,成為了不夜城,雖然晚上的宵禁還是存在,但大家就是想反燈開著,怎麼著吧?
能怎麼著啊?開著唄,只要交電費就成。
李川對他們的習慣都無語了。
當初他建設的那個坊,早就成了模板,接下來十幾個坊都按照那個建設,居民都住上了六層小樓,還都喜歡住在高層。
要是李川的話,絕對不會選六樓,爬樓啊,多累。
但人家就爬得興致勃勃,你能說啥呢?
孤兒院開得很大,院子裡有操場宿舍,甚至連教學樓李川都建在裡面了,基本上相當於一個住宿學校。
唯一的區別,大概就是這些學生都沒有父母家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