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嘛,大唐的酒樓還是不少的,小吃地攤也不少,李川覺得這方面,他有一個連鎖酒樓就行了,再不參與。
至於住?這個?他不太懂大唐的住宅。
以他的標準來說,其實一套兩百來平的別墅已經夠了,好一點就是前後帶著小花園和游泳池。
可是想想他現在的宅子,李川沉默,他的宅子只別墅就不止五套了,現在推行什麼三層小樓之類的,他覺得那些世家大概會覺得他是個傻子。
蓋那樣的房子賣給老百姓其實是可行的,但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老百姓買不起。
汗!!!
飯都吃不飽了,還惦記什麼房子?!
所以住這一項,也pass。
那麼就剩下最後一項了,行。
這個嘛,李川看著這個‘行’字,頭感覺更痛了。
大唐的出行不方便,除了交通工具落後之外,道路也要負起大部分責任。
路沒修好之前,他就算買了汽車,嗯,哪怕他有錢到能買火車,也沒用啊。
想了一圈,李川竟然發現,除了劇院,他還真沒想出其他的生意。
這怎麼可能?他擁有千年的知識呢,咳咳,誇張了,但是千年後那可不止是三百六十行,他就不信,自己還搬不來幾個行業。
掰著手指頭數,李川發現他能做的還真是不多。
但也不是沒有。
比如果幹,收鮮果做果乾,其實是個不錯的生意,想法來源於李川面前放著的酸筍。
酸筍開胃,其實還挺好吃的。
大唐其實也有果乾,但非常少,而且他們製作起來,好像也挺困難的。
這就造成南方那些鮮果都利用不起來,能摘著吃的就摘著吃了,吃不了大概還摘都不摘,就那麼放著,最後不是讓動物吃了,就是自己爛了。
李川在家裡的時候其實也常吃果乾這種零食,比如芒果乾,他悲催的吃鮮芒果過敏,但是吃芒果乾就沒事。
其中的原理成謎,反正他在穿越的時候都沒搞懂。
還有獼猴桃,各種梅子,菠蘿,香蕉,菠蘿蜜,多了去了,要是能把這個生意做起來,應該也少賺不了。
就算百姓買不起,那些富戶也足夠支撐起這項生意了。
李川將果乾這兩個字寫在紙上,然後又寫下了鹽這個字。
他將曬鹽之法交給了李世民,但是後來問過一次,好像李世民弄得不是很好,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麼。
鹽是百姓生活的必須品,李川覺得這就是不能缺的東西,缺了會得病的。
鹽就應該像是現代那樣,隨便一個超市和雜貨鋪都能買到,而且還不貴。
只是鹽這一項,他得徵求李世民的意見,這個牽扯的有點大。
在鹽之後,他又寫下了油。
想想看,植物油想要發展起來,就不能只靠他一個人,長安城的消耗都夠他的小油坊賣一輩子的。
大唐那麼大,又不是隻有一個長安,這塊肥肉他一個人吃不下,找人來分擔是最好的選擇。
更何況,他也需要人來幫他種花生。
那些世家別的不多,但是地多啊。
他們要是知道花生能榨油,還會不種嗎?估計巴不得將所有的地都種上花生吧。
糧食多少錢,油多少錢,長個腦子就會算這個賬不是嗎?
只是這麼幹,好像有點對不起李二陛下。
他的糧食又要減產了,要不趕緊鼓動他把那兩個島嶼拿下,然後將程咬金調到越南去?咳咳,說錯了,那是百越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