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灣港汊的魚兒特別多,一米以上的魚兒成群結隊,小魚兒更是無窮無盡,河灣兩岸的翠鳥此起彼伏忙著進食,這裡既是它們的食堂,也是它們的天堂。都在這裡築巢生活,生兒育女繁衍後代。
廖彩霞帶著大家順著環廊河灣尾上走,給大家介紹道:“這條河灣兩岸山丘低矮,陽光照耀時間長,適合浮游生物生長,由於浮游生物多的緣故,引來了魚兒們紛紛前來覓食。又因為小魚兒們多的原因,就招來了大魚和水鳥們,所以這個景點叫做魚鄉翠鳥,是多麼的貼切。”
提著攝相機的李代勇拍著翠鳥覓食的瞬間鏡頭,突然叫了起來:“我靠,要不要這麼生猛,大家快看,這隻翠鳥一嘴叼了兩條小魚兒。太精彩了!”
黃秋月說道:“哎,你小聲點,就你那大嗓門只要一出聲,就把翠鳥們都嚇跑了。”
李代勇對黃秋月說道:“你尊重我一下行不行,我在工作呢!並且我還是你的哥。”
黃秋月不屑地說道:“那是表的,又不是親的。”
李代勇說道:“我爸是你的親舅舅,我們是血表兄妹呢。”
黃秋月淡淡地說道:“血表那也是表。”
李代勇無可奈何地說道:“表妹,我只不過說了一句,你是初中畢業的事情而已,你至於記這麼久的仇麼。”
黃秋月冷笑道:“你不是文化高麼,你那親戚關係我可攀不起。”
一幫同事聽著這表兄妹兩人吵架,都偷偷發笑,不再言語,就連活潑的導遊廖彩霞都不說話了。吳所謂見狀,只得勸阻道:“大家請注意哈,現在是上班時間。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儘量少扯。廖彩霞,你請繼續。”
廖彩霞於是開始徵求吳所謂的意見,問道:“吳總,這條河灣進去有一公里半,再從裡面道對岸出來就是三公里的路程,風景麼就是這樣的。”
吳所謂說道:“那就帶大家多看幾個景點吧。”
於是廖彩霞帶著大家從一橋上過去,直接來到了第二道河灣,只見第二座橋已經接近完工,石匠師傅們正在做石欄杆。這座橋的跨度竟然達到了驚人的一百零八米,全長一百四十八米,橋寬十米。下面寬闊的河灣下,直至兩公里場長的河面上,擠滿了漂亮的綠頭野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鴛鴦鳥,在河面上覓食嬉戲。
橋面上由於有石匠師傅在工作,所以大家就沒有站到橋面上去,大家打過招呼後。廖彩霞拿起小喇叭喊道:“各位遊客,我們已經到了第二橋的位置,這下面就是大青山水庫聞名的鴛鴦仙境,這條河面平局寬度七十二米,全長三點五公里,共有四道美景。現在大家請隨我來,我帶大家去觀賞這四道美景怎麼樣?”
一眾充當遊客的同事們附和道:“好!”
於是大家從橋邊下到環廊上,環廊距離河面只有十一二米高的距離,更是看得清清楚楚了,一對對鴛鴦拖家帶口的在河裡捕魚覓食,看著它們無憂無慮的生活狀態,讓大家羨慕不已。
廖彩霞介紹道:“這兩公里的河面就是屬於鴛鴦仙境,大家是不是有些羨慕呀。”
一個小夥子回應道:“怪不得古人只羨鴛鴦不羨仙,其實就是說的老婆孩子熱炕頭,小廖成全我吧。”
廖彩霞啐道:“滾!沒個正經的。你只要有老闆十分之一的出息,我就答應你。”
那小夥子打趣道:“小廖,你不要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了,老闆那樣的人中之龍是千萬分之一,一般女人他是瞧不上的。除非你也會亮出:一彎一美景,環跑二十三。這樣的詩句和才氣來,才能配得上他。你呀要認清現實:魚找魚,蝦找蝦,烏龜找王八。你那樣的就只能找我這樣的,將就一生算了。”
廖彩霞回擊道:“你現在沒有尿,就到下面水邊去照一照吧,我都擔心你會被自己的模樣給嚇死了。你但凡有個人樣,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請你圓潤地離開吧。”
那小夥子氣得說話都結巴起來:“你,你也太,太毒舌了吧。”
大家都鬨堂大笑起來,吳所謂招呼道:“小廖的應對之法是恰當的,以後在接待的遊客中,難免會出現這種輕浮的浪蕩子,在不失禮貌的前提下果斷地拒絕,不要給人家留下絲毫的幻想和可乘之機。但是大家要注意語氣和說話方式,絕對不能開口說粗話,美女們,記住了嗎?”
女孩子們都回答道:“記住了。”
“好,記住了就好。”吳所謂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先前的一切就算過去了,廖彩霞,請繼續你的表演。”
大家說說笑之間,映入眼簾的是一篇高筍林,在高筍林與河面交接的那一段有無數的白鶴和仙鶴。有的在覓食,有的把頭扭過來伸到翅膀下睡覺,它們睡覺的姿勢非常有趣,都是單腿站立著,另一隻腿蜷縮在翅膀下面保持溫度。
廖彩霞介紹道:“遊客朋友們,我們現在已經離開了鴛鴦仙境,正式進入了仙鶴的地盤,這群白鶴和仙鶴玉高筍林,這一段幾百米的風景稱為仙鶴天堂。”
吳所謂讚歎道:“好一個仙鶴天堂啊,景如其名,名符其實,這個景點命名太有學問了,可見這人的學問水平不是在場之人能比的。”
黃秋月捂嘴一笑,說道:“我們這群人當然沒有這樣的文化修養,是我們的老闆親自命名的。外面的鴛鴦仙境,原來叫野鴨灣;這裡原來叫高筍塘,被老闆改名為仙鶴天堂;下一片荷花田原來就叫荷花田,由於景色太過優美,被老闆改名為荷塘盛景。”
吳所謂笑道:“原來的地名充滿鄉土氣息,倒是符合農民的氣質,講究的是一個實實在在。老闆由於知識起點和經濟起點比我們高,充滿了浪漫的生活情調,以及豪邁寬廣的胸懷,所以命名中就充滿了宏大的意境,還帶著一絲仙氣。”
一幫手下聽了吳所謂的分析點評後,不得不佩服他的獨特見解,立即把一個大大的馬屁送上,紛紛鼓掌叫好。
很快大家就看見了荷花盛景,只見十幾畝地的荷田平鋪開去,給人的視覺感受就是遼闊二字,如果不是對岸的小山崗擋住了視線,那就是絕妙的荷葉連碧天,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秋景的味道了。
荷塘裡,還有紅蜻蜓、藍蜻蜓、黃蜻蜓、灰蜻蜓、黑白蜻蜓在荷花與蓮蓬之間飛舞,碧綠的荷葉上像一張張大盤子,上面有青花蹲在上面捕食。荷田間偶有蛙鳴聲起,驚動了睡夢中的仙鶴和白鶴們,立即放下另一隻長腿來,長長的尖嘴突然出擊,這隻青蛙就成了它們的營養食品。
大家見此情景,才猛然醒悟,老闆周航取名的高明之處,這命名如賦詩啊,妙!
在荷塘盛景這裡,抬頭就能看到滿山的桂花,對面緩坡的紅紅的丹桂如一片點綴青山的紅雲,平地的白色桂花如小家碧玉一般點綴著翠綠的層林,跟前的金貴花香襲人,撲鼻而來,給碧綠的桂花林帶來了一份高貴與豪華。
吳所謂沒有想到在這深山裡還藏著一片高雅而金貴的桂花林,這下三秋桂子的美景終於湊齊了,他真想引吭高歌一曲,或者賦詩填詞一首,奈何文學修養不夠,只得作罷。於是他問道:“這片桂花林的風景又是一個什麼名字?”
這時廖彩霞回答道:“這一片原來就叫桂花灣,是有三戶人家住在這裡面的。後來由於修水庫,透過土地置換,也就全部搬出去了。後來老闆說就叫三秋桂子,可是還是覺得缺了一點意思,所以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名字。”
吳所謂問道:“這裡的桂花樹具體情況統計過沒有?”
廖彩霞回答道:“我們已經統計過了,桂花林佔地三十八畝,有桂花樹八百九十八棵,胸徑最大的三十八公分,最小胸徑二十二公分。南岸的黃色金桂樹有三百八十二棵,屋基前後的白色白桂樹二百五十八棵,北山坡下部分的紅色丹桂樹二五八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