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往太醫院的路上。
一眾醫官雖還有別扭心理,但出於好奇,都忍不住湊了上來,七嘴八舌,紛紛發問。
溫如惠說道:“方才施針之時,見姑娘未至下沉,敢問其中有何妙處。”
對於此類,錦鯉還是比較開明的,平和說道:“王妃氣虛,乃至體弱,而秋冬之寒,初內針,淺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氣,方可推內之陽也……”
“原來如此……”溫如惠恍然大悟,像是醍醐灌頂。
其他醫官也是一陣議論。
仔細思慮後,溫如惠緩緩點了點頭,拱手正色說道:“姑娘此言,令我受益匪淺,之前,是我等太過淺見了。”
“哪裡哪裡,諸位前輩當受我一拜,以後,還望能與大家多多探討。”錦鯉連忙還禮。
面對軍兵時,她口氣大的不行。
可面對同為醫者時,她又態度謙虛。
對於她這種有著真本事,還如此謙恭的人,眾醫官對其態度,不由大為改觀。
回到太醫院後,身為院令的溫如惠也將其奉為了上賓,不僅盛情招待,亦領著她到處看了看。
“你們太醫院真大啊……”邊逛著,錦鯉邊感嘆,等到藥房的時候,見那滿櫃草藥,及那一個個抽屜上貼的標籤,什麼當歸、陳皮、茯苓、白英,等等等等,她亦忍不住說道:“哇,你們這裡,完全就是一個百草堂啊。”
“呵呵,太醫院草藥儲存,當然需得有備無患,否則,王族有疾,若無對症之藥,哪裡還有時間去找。”溫如惠笑呵呵道。
“這倒也是。”錦鯉點點頭,又道:“難怪從醫者,擠破腦袋,也要進入這裡,在太醫院,不僅醫道名宿齊聚,更有著無數探討學習的可能,經此地薰陶,即便庸醫假以時日,亦為良醫啊。”
“姑娘言重,這邊請……”
接下來,錦鯉開始每天揹著她那個小藥箱,與溫如惠等人進入正華宮。
在其施針和開方之下,輔以良藥,鍾朵朵的情況果然漸漸好轉。
不僅已從昏迷中醒來,且臉色不再蒼白,已有紅潤之象。
看著她終於脫離了危險,蕭遠的心情,亦是一天比一天好。
經半個多月的醫治,華妃病情穩定,接下來,就只是調養了。
這時候,每天叮囑熬藥即可,錦鯉也閒了下來,便開始請求溫如惠等人,幫他修訂醫書。
因王令已下,眾醫官不敢抗命,只得遵從,不過幫他人修書,這多少使人心裡不舒服,也有人開始嘮叨了起來,做事不太認真。
結果這一天,錦鯉是找到了眾人,笑眯眯,月牙彎彎道:
“我等著此醫書,非為錦鯉所作,乃為後人。”
“想想看,此事必然入史,史官會怎麼寫,他一定會寫:溫如惠、韓子方等人,協力而作《奇經要略》,乃為後世醫者之經典……”
“史冊嘛,必然紀實,斷不敢胡寫,你們不想青史留名?在此書上留有筆墨一二?”
這話說的。
眾醫官聽完,紛紛睜大了眼睛,暗覺有理,態度那是又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