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真要融合,那宣國一幫大臣,蕭遠肯定是要任用的,這不僅關乎政治問題,且那麼多人才,也是秦國很需要的。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蕭遠以陸雲煙的手令,從宣國那邊調看了所有宣臣的宗卷,最後仔細斟酌,擬定了一份王詔。
這一天,朝議大殿。
眾臣跪拜之後,蕭遠也直接拿起了王案上的詔書:“上官文若,宣詔吧。”
“諾。”後者連忙出列上前,雙手恭敬接過後,亦迴轉過身,展開詔書,面向眾臣,大聲唸到:
基於秦國官吏問題,特擬定王詔,自即日起,增設尚書令一職。
增設監察令。
增設第一、第二水師。
增設第四步軍軍團。
增設諫議大夫。
增設治粟內史。
增設廷尉。
增設衛尉。
增設北鎮司。
擱置戶部尚書。
擱置戶部侍郎。
擱置工部侍郎。
擱置吏部郎中。
擱置禮部侍郎。
擱置禮部令史。
擱置章臺閣大學士。
擱置章臺閣中書令。
擱置章臺閣從事。
…………
這封詔書,上官文若唸了很久,裡面涉及的官職很多,高達三十多要職。
這些可不是什麼空頭名銜,而是皆有實權在手的。
一些增設不說,擱置的一些官職,則是空出來的,任誰也能聽出來,這是要留給宣臣的。
等詔書唸完,殿內的左右大臣不由對視了一眼,接著就是一陣交頭接耳。
上官文若收起詔書,又恭敬放回王案,回到了自己班列。
蕭遠不理會眾人議論,微微咳了咳,道:“今日朝議,到此為止吧。”
說著話,他也直接起身,離開了王座。
“臣等恭送大王——”人們齊齊施禮。
這場朝議過後,眾臣出得王府,一路上,自然少不了議論。
有人說道:“朝中要職八十九,一下子讓出二十多名,這今後宣系勢力,不容小覷啊。”
這裡的八十九要職,並不是所有官員,而是中央機構。
而聽到這話,另有大臣跟著道:“還有增設的一些大員,尚書令,毫無疑問的正一品啊,另有治粟內史,諫議大夫,這些也不知何人擔任……”
上官文若是和劉玉之走在一起的,亦忍不住問道:“相國怎麼看?”
劉玉之笑了笑,道:“這一步是肯定要走的,這封詔書,不過是大王的一個試探而已,現在有誰敢阻撓秦宣融合,那就是罪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