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營地。
“大王。”
“大王。”
蕭遠每走過一處,站崗的秦軍將士都會腰桿一震。
由此可見,全軍上下,幾乎所有士卒,都是認得他的,這在古代,幾乎是不可能的。
亦說明了,這是一個常年領兵,四處征戰的開國之君。
營地內,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防備森嚴,更有一隊隊的長戟士兵來回巡邏。
在隨處走走的過程中,謀士賈攸亦跟在蕭遠身後,微微躬身道:
“而今,桓王作為,恐怕已引起不少民憤,在盟軍這邊看來,戰爭還在持續,他卻割讓鎮陽求和,實在可恨可氣,但大王您,心裡其實是接受的吧?”
蕭遠腳步一頓,側頭看了他一眼。
賈攸身子一低,連忙說道:“微臣大膽猜測,王上恕罪。”
蕭遠笑了,笑著說道:“你說的沒錯,鎮陽雖然重要,但與桓王失掉民心來說,本王更願意看到後者。一個君王,如果連自己國內的百姓,都暗地指著他的脊樑骨罵,那他,離滅亡之路也就不遠了。”
“而盟軍剿滅鬼族之後,大王在天下間的威望,必將無人可及,桓地百姓,心裡也都明白,是大王帶領的盟軍,驅逐的外敵,反而是他們自己的桓王,喪權辱國,要賣了他們。”賈攸接到:“那在後面,大王統一北方,出兵桓地的話,桓國百姓,不僅不會反抗,說不定,還會站在大王這邊。”
“呵呵。”蕭遠又笑看了他一眼。
不要小看了普通百姓,民眾,才是天下之根本。
頓了頓之後,他岔開話題道:“對了,顏正一事,聽說了嗎?”
“聽說了。”賈攸道:“桓王求和之後,此人拒絕撤退的命令,帶領五千將士,死守南關口,最終全部戰死,才使鎮陽百姓安然無恙的撤離,一百多萬民眾啊,如果沒有顏正,不知要死多少人啊。”
“如此將領,實在難得啊。”蕭遠亦感嘆了一聲,道:“此人,真正的民族英雄,桓王不承認,本王承認,天下也自會承認,史書也自會承認!”
數日後,盟軍整軍完畢,開始進軍巫峽關。
關內。
“報~~~~~”
一名鬼族士兵急匆匆跑進大廳:“稟將軍,剛剛探知,三國聯軍已從九原發兵,集大軍五十餘萬,正向我巫峽關而來!”
“恩!?”烏爾查聞言,先是眉頭一擰,接著揮了揮手:“再探。”
“是!”士兵領命而去。
等其走後,烏爾查環視一週,絲毫沒有任何緊張:“本以為,這些天來,經桓王求和一事,三國聯軍會起撤兵之意,沒想到,還是來了。”
他能故作輕鬆,可左右眾將都坐不住了,有人立即說道:“敵軍來犯,末將斗膽,敢問將軍作何戰法。”
“之前不是已經說過嗎,我們的重甲騎兵已到,若守城,無任何用處,只有在平原決戰,才能佔據絕對的優勢。”烏爾查直接道。
“可這……”將領有些憂慮道:“敵聯軍足有五十餘萬,若以十萬重騎,與之決戰,敵軍兵力數倍於我,末將擔心,敵眾我寡啊。”
“不必擔憂。”烏爾查一抬手,信心滿滿的說道:“五十萬大軍,聽起來很嚇人,可在遼闊的平原上,對方步兵,就是待宰牛羊,在我重騎面前,只能被一路碾壓,毫無還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