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官員欲言又止,李正方自是會過意來,又皺著眉頭道:“所託何人啊?”
“周大人的一個本家侄子。”官員回到。
“他在應試學子之中,成績如何?”李正方又問。
官員道:“很不錯,是有機會進取的,如果大人這邊稍加留意一下的話……”
“行了。”李正方打斷了他,道:“這些後面再說吧,此次應試一事,大王尤為重視,我們必須把事情辦得漂漂亮亮,擇優錄取,這個原則是不會變的,你告訴周大人,他的侄子,如果是個酒囊飯袋的話,本官就是想賣他這個面子,恐怕也無能為力啊。”
“下官明白,下官明白。”官員連連應道。
李正方並不是一個非常剛正的人,或者說,他在官場遊走,有著自己的一套方法。
所謂文無第一,如果內右史的侄子,和某一位學子的文章差不多的話,那李正方肯定會優先錄取周家,這是毫無疑問的。
等官員走後,沒過多久,又有人前來稟報:
“大人,張將軍求見。”
“誰?”李正方有點沒反應過來,這軍中的將領怎麼也來了。
“張大山,張將軍。”下人重複了一遍。
“快請入內。”
張大山,有開國之功,秦軍中級將領中,有名敢打硬仗的人物。
跟著蕭遠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今時今日,已是正三品將軍之流,地位絕對不低。
因此,李正方也沒敢怠慢,而是連忙將其請入了客廳,並令下人端上了茶水。
兩人分賓主落座,李正方端起茶杯輕輕吹了一口,同時說道:“將軍今日造訪,不知有何貴幹啊?”
張大山粗人一個,並沒有那麼多彎彎道道,也不懂官場遊走,便笑呵呵的直言道:
“是這樣的,此次大王恩科舉仕,為李大人負責,我有一個堂兄家的孩子,自幼飽讀詩書,很有才華,也一直想博取功名,只是沒有什麼好的機會,這一次,還望李大人能照顧一二啊。”
李正方聽完,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將軍啊,非本官不願幫忙,而是事分大小啊。”
“呵呵,大人哪裡話。”張大山乾笑了一聲,說道:“如果那小子,沒什麼才能,大人不理會便是,不過他是有真才實學啊,我也只是希望,能讓他更方便一些。”
“這……”李正方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張大山又道:“李大人也知道,讓我張大山打仗可以,但識文斷字,根本不在行啊,我老張家,好不容易出了這麼一個文人,可不能錯過大好機會啊,實在拜託李大人了……”
說著話,他還連忙起身,施了一禮。
李正方見狀,只能跟著站起:“將軍多禮,將軍多禮了……”
如此情況,發生的可不止張大山一處,這兩日來,李府之中,前來拜訪的高官不知道有多少。
這是人之常情。
數日後,由吏部主導,頒佈公文,大考開始。
一時間,各地學子紛紛滿懷激動之情,趕赴考場。
這一次的大試,光是主考場,就增設了好幾處,且每隔一個時辰,就會換一批考生,單是主考,就持續了十多天之久,可見學子人數之多。
而應王廷要求,是隻錄取三十人進行最後殿試的。
要在這麼多學子裡面,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可見競爭之激烈。
可一旦成為這三十人中的一員,那就是從仕了!即便不能馬上為官,也是士大夫之流了。
獲得朝廷肯定,由平民躋身士大夫,是一種絕對性的質變,所以不管再怎麼樣,人們都是擠破了腦袋也要拼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