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蕭遠領兵五萬,逼近封城,意欲強攻此地。
與此同時,唐越亦收到了一封密信。
信,是徐榮寫的。
信中言辭,頗為誠懇,先是大言秦王的不是,然後直接講明,想要率部投誠,乞望涼軍接納。
在如此關鍵的時候,黑山軍臨陣倒戈,對涼軍來說,無疑是個天大的好訊息!
唐越讀罷,更是面露喜色,忍不住說道:“若有黑山軍在秦軍內部助我,這一次,定讓秦王蕭遠,有來無回!”
聽他所言,再見其興奮之色,一名文官站了出來,略微憂慮道:“將軍啊,來時薛帥有所交代,一切從事謹慎,今秦王欲攻我封城,偏偏此時,徐榮倒戈,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麼詐啊。”
“恩?”經文官提醒,唐越先是神色一凜,接著也皺了皺眉:“先生所慮,不無道理,可這徐榮,帶著一幫人,常年盤踞黑山一帶,前番投降秦王,恐怕也是迫不得已啊。”
說著,他又道:“且其在信中,說秦王斬了他最好的兄弟,更是將他降為步卒。如此這般,徐榮怎能不恨,轉投我軍,亦在情理之中。”
此倒戈理由充分,且都是事實,文官聞言,沉吟了一下,說道:“黑山軍本為山匪,其心確實不穩,若真如此,對我軍來說,倒是個好訊息,只是在下覺得,將軍最好還是謹慎一些。”
“恩。”唐越點了點頭,隨後高聲喊道:“來人!立即覆信徐榮!”
封城之戰前,雙方密信,開始來回傳遞。
唐越雖桀驁不馴,但又不是傻子,當然不可能僅憑徐榮一面之詞就相信他,而是在密信之中,與其約定,在秦王進攻之時,涼軍開關迎敵,屆時,黑山軍見機倒戈,與涼軍策應,從秦軍內部作亂,雙方里應外合,必能殺個片甲不留!
徐榮收信之後,當即回覆,表示此計可行,一定全力配合。
得到他的答覆,唐越再次大喜。
文官見狀,又一次憂慮了起來。
結果唐越毫不在意的擺了擺手,說道:“唉?屆時,我開關殺出,即便徐榮有假,又能奈我何!?大不了,我撤軍便是!”
聽他這麼說,文官考慮了一下,也點點頭道:“這倒也是。”
這邊計劃敲定,唐越徐榮密謀。
又過兩日,蕭遠果然親自領兵,兵臨城下。
五萬大軍,場面還是很大的。
本以為,涼軍會據守城防,龜縮不出,可沒想到,唐越卻開關列陣,於城外平原,與蕭遠展開了對峙。
兩軍中間,留有足夠緩衝地帶。
戰前,唐越藝高人膽大,單人單騎,策馬至中央,手中長槍一抬:
“對面的秦軍聽著!”
“爾等鼠輩!誰敢一戰!”
他的叫囂,傳到了秦軍那邊,不多時,一名秦將已策馬而出。
“胡廣來也!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