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說道:“與其速求決戰,不如派出小股部隊,分成數批,不斷侵擾秦軍,使其狼狽不堪,無法顧及左右,然後,靜等我軍下一批援軍抵達,再以優勢兵力,壓倒對方,這樣才是必勝之道。”
這話,可謂說到了涼王的心坎裡,他也正是這麼想的,聞言不由緩緩點了點頭。
蔡言見狀,則是有些急了:“大王!現在秦王在幹什麼?據報,正在平定金嶺各縣,這正是決戰的最佳時機啊!如果錯過,悔之晚矣!”
涼王看向了他:“那以蔡大人之見,我軍現在求決戰,勝敗如何?”
“這……”蔡言猶豫了一下,如實說道:“無法料定。”
“既無法料定,何必弄險?”涼王反問。
蔡言急道:“古往今來,關乎戰事,哪有什麼絕對十成的勝算,但凡稍有戰機,理當果斷出手,大王怎能因無法篤定勝敗,而怯戰不前。”
他說的沒錯,即便五五開的情況下,你只要內心不敢打了,那就又敗了一分。
可這話聽在涼王耳朵裡,卻有些不悅了:“並非本王怯戰!而是用不了多久,我國內二十萬大軍,就會再次集結完畢,到時,我軍以五十萬兵力,再行決戰,不是勝算更大?”
“這!”蔡言被嗆了一下,又急道:“可是大王!如果等到了那個時候,秦王早已平定金嶺,徹底站穩腳跟,機會已經錯過啊!”
“非也。”王孟又接過了話頭,說道:“時間於我軍來說,其實是更有利的,因為這是在我們本土作戰,相反,拖得時間越長,則秦軍越疲乏。”
“此乃謬言!”蔡言道:“時間一長,金嶺徹底歸屬秦國,秦軍將糧道不絕!”
兩人意見完全相左,又都是謀士,涼王見狀,眉頭皺的也更深了,看了看兩人道:
“你二人所言,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本王這邊,還是比較傾向於王大人的。”
說著,他又轉目看向了薛武:“將軍怎麼看?”
“這……”薛武猶豫了起來。
這是戰略部署,非戰術問題,其實他是無法說什麼的。
涼王不悅的瞪了他一眼,又看向了其他將領和文官。
見狀,另有謀士站了出來,拱手說道:“臣比較贊同王大人的意見,畢竟,平津一戰,乃生死大戰,穩妥一點,總比弄險要好,兵力的佔優,我們在戰術上,也能作出多番謀劃。”
“恩……”涼王點了點頭。
另有人道:“臣也是這麼想的。”
除蔡言之外,涼軍眾人皆認為,現在不宜決戰,其實站在他們的立場上,這個想法是情理之中,並沒有什麼太大意外。
涼王並非什麼優柔寡斷的人,但在他無法確定答案的情況下,無疑會採用人數較多的那一面。
最終,他的決斷也很快下了,等候第二批援軍,先以騎兵不斷侵擾敵軍。
蔡言聽後,暗暗苦笑,忍不住說了一句:“大王錯失良機啊……”
這頗有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
他的分析,實則正中蕭遠要害!
涼軍若現在求決戰,勝算絕對在六成以上!
因為要平定金嶺各縣的原因,蕭遠不得不派出了大批軍隊,和一些重要將領。
且金嶺側後方,更有大量山匪集結,號稱黑山軍,到處作亂。
此時來打,蕭遠無疑有著不少後顧之憂,說不定會一敗塗地。
可涼王卻偏偏錯過了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