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涼王震怒。
蔡言則是慌忙出列,拱手說道:“大王息怒,今桓軍換帥,已不可同日而語,若再戰,恐國力消耗嚴重啊。”
現在的涼軍,從雙方兵力折損來看,並沒有太大敗績,只是被迫撤離了先前佔領的土地而已。
可恰是這些,令涼王無法接受:“聽蔡大人所言,是讓本王罷兵言和?”
“是的,最好如此。”蔡言如實道。
“不行!”涼王果斷拒絕:“涼桓之戰,不能就這麼算了!列國不插手,剛好,我軍就和桓軍單打獨鬥!本王就不信,他桓軍還不是綿羊了!”
“這,大王三思啊。”蔡言慌忙勸道。
可涼王哪裡會聽。
“傳令,向兩國邊境,增兵十萬!”
“另外,蔡大人和唐越,親自趕往前線,協助薛武作戰。”
“這大王”蔡言還想說什麼。
可涼王已是不悅的看向了他。
後者不由暗嚥了口唾沫,只能躬身說道:“是,微臣領命。”
涼王好戰,且剛愎自用,再次向桓涼戰場增兵,不過這一次的陣容,可就強大多了。
重要的謀士,和一等一的猛將來了。
於此,受挫三陣的薛武,也開始正視敵我雙方,與蔡言仔細研究起了孫起的戰術方略,準備進行下一次的反撲。
桓國那邊,將涼軍趕出國境之後,桓王的命令,是不允許孫起繼續進擊的,而是守好國門即可。
因而,桓軍現在是防守狀態。
可隨著涼軍的增兵,這一次的戰爭,顯然不會輕易落幕。
聽聞這個訊息之後,桓王大驚失色,忍不住說道:“這涼王!是不是瘋了!”
在他看來,涼軍受挫,未討到好處,本應退兵才是。
邱榮則是說道:“大王,既涼王增兵,我國亦當如此啊。”
“是啊大王,反正現在有孫起將軍在,要打,我國何懼。”另有大臣道。
“好!他涼王真以為我桓國好欺,這一次,非教訓教訓他不可!”
桓王終於也來了脾氣。
兩國相繼增兵,戰事不休,訊息傳回秦國,蕭遠樂了。
這正是他最想看到的結果。
他也當即召集眾臣,就北方戰局一事,進行了一系列的討論。
朝議上,上官若說道:“現在我國,雖然還不宜插手,但未雨綢繆,暗中提前定好策略,也是時候了。”
“恩。”蕭遠點了點頭,道:“就桓涼之戰,秦若動兵,則必取一國,眾卿以為,當定何策。”
聽到這話,有大臣立即開始發表意見,言語之中,無外乎桓國比涼國要好滅,綜合來看,滅桓較為妥當。
不過上官若卻說道:“正因涼國更加難滅,所以才是大患,其又在我國旁邊,一旦滅桓,涼國必然國力大增,到時候,再想與涼王爭霸,就不是現在這麼簡單了。”
“另外,這也與大王遠交近攻的策略不符,因而,盟涼,不若盟桓。”
“且涼王兇狠,桓王軟弱,在以後,尋找桓王的弱點,會更加容易一些。”
其實蕭遠也是這麼想的,助涼的話,毫無疑問,養虎為患!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