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涼王這個時候,正在等著他呢!
聽聞桓使到來,意欲求和,欣然同意,直接點明,索要福安。
只要桓國肯割讓此地,涼軍會立即退兵,並可訂立書,承諾數年之內,絕不再犯。
福安,桓國中下部,接黃河水路要道。
此一點,正是涼國謀士蔡言,為涼王所獻的滅桓初步方略。
桓王只要敢割福安,接下來,蔡言的大戰略就會起到絕對性作用!
訊息傳回,桓國滿朝武,皆感莫名其妙,本以為,涼王會要鄰近一郡,可沒想到,竟是中下部的福安。
一名大臣站了出來,拱手施禮道:“大王,福安並非大郡,更談不上繁榮,既涼王想要,那以此郡換取兩國和平,倒不是不可行。”
聽到這話,邱榮再次反駁道:“戰事一起,才歷初敗,便要割地賠銀,簡直可笑之極!倘若如此,我國非但換不回來和平,只會更加助漲涼王囂張的氣焰!”
“丞相此言差矣。”另有大臣出列道:“涼王言語已經很明白了,只要福安一地,割讓之後,亦會簽訂國書,承諾不再侵犯,以小小一地,換回永久和平,試問丞相,有何不可?”
“你!”邱榮大怒,又面向桓王急道:“大王!”
“好了!”桓王也是煩的不行,皺眉抬了抬手,道:“此事,本王需慎重考慮,今日朝議,先到此為止吧。”
說著話,他也離開了王座。
見君王已走,邱榮只得將怒火發洩在了那幫求和派的身上,憤然說道:“爾等官!身為國家大臣,竟視國土為兒戲!無一骨氣矣!”
罵完,亦狠狠一甩袖袍,拂袖而去。
與此同時,桓都附近某城鎮。
一名身穿粗衣,布條束髮的青年男子,手拿一卷竹簡,邊走路,邊低頭看著。
他看的認真,迎面撞上行人還渾然不知。
隨著一陣罵咧之聲,男子這才反應過來,慌忙拱手作揖,微微彎腰施了一禮:“是在下魯莽,兄臺見諒。”
他的禮儀很標準,那行人是個大漢,不小心碰到而已,並無大礙,又見他賠禮,便沒找麻煩,只是臨走之前,狠狠瞪了其一眼,警告了一聲。
不多時,男子已來到一處普通的民居。
“大哥!嫂嫂!”
拍門聲響起,不多時,裡面就傳來了女子的叨咕之聲,接著大門半開。
“什麼事?”
門內,站著一名二十多歲的婦人,並沒有開門請男子進去的意思。
“嫂嫂,我大哥呢”青年有些不好意思的問了一句。
“他不在!”女子回答的很乾脆,神色頗為不悅,夾雜著濃烈的不耐煩。
“那那我可以借點米嗎?”
“沒有!家中已無餘糧了!”
女子很乾脆的拒絕,同時大皺著眉頭,不滿的說道:
“你說你!都老大不小了!一事無成!整天守著那些破竹簡!能有什麼出息!以後別再來了!”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