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國出使吳楚,皆無功而返,炎王只能將全部希望,寄託在了嶽徵身上。
炎軍前線。
此時盟軍已開始分兵進擊,軍情也已經傳到了嶽徵這裡。
要指揮六十萬大軍,且需全盤謀劃,多處戰線,可想而知,這是非常考究統帥能力的,不過這些對嶽徵來說,都沒有問題。
中軍大帳中,炎軍眾將齊聚,有將領一邊在沙盤上比劃著,一邊向嶽徵解釋道:
“嶽帥請看,根據我軍情報,五國聯軍,在突破汜水關之後,已從四處要道進軍,企圖進入我炎國境內。”
“分別是,涼軍攻白林,宣軍攻鹿城,秦軍攻京口,靈軍攻德陽,而桓軍,則是作為後勤部隊,其盟軍糧草,因路程原因,只能從桓國輸送,先抵達桓軍大營,再由桓軍大營分批押送至列國前線。”
“恩……”嶽徵雙手按在沙盤一側,俯視著地形,緩緩點了點頭:“看來,初步戰局,已經很明瞭了。”
“是的嶽帥。”副將抱拳道:“以末將之見,當立即在白林、鹿城、京口、德陽這四處地方,重兵佈防,阻擋聯軍進軍步伐。”
“那你認為用兵多少合適?”嶽徵隨口問了一句。
“當在十萬。”副將直接答道。
“恩……”嶽徵依舊沉吟,繼而,先是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答非所問道:“涼軍現有兵力如何?”
“經汜水關一役,已不足十三萬眾。”
“可以。”嶽徵又點頭,道:“我們現在,再來仔細分析一下整個戰局,記著,千萬不要只看表面,而要謀全域性。”
“先說聯軍補給問題,因要進我炎國境內,以秦而論,他們的補給線是非常長的,因此,秦王沒有辦法,只能以桓國作為攻炎後勤。”
“兩軍交戰,必當知己知彼,以我之長,攻其之短,既然聯軍後勤是個問題,那我們就再將他的補給線拉長一些。”
“嶽帥的意思是……”有偏將忍不住問了一句。
嶽徵沒有回答他,而是直起身子,直接開始下令道:
“眾將聽令!”
“命令,白林的藍田將軍,與涼軍交戰之後,詐敗不敵,棄城後逃,引誘涼軍,深入我炎國境內,直至三百里左右……”
“命令,鹿城方面,邊打邊退,引誘宣軍,深入八十里,切斷宣王,與秦王之聯絡。”
“命令,德陽方面,主動棄關,放靈軍進來……”
他這些話一說完,炎軍眾將都有些傻眼了,副將最先反應過來,當場急道:
“嶽帥啊,如此用兵,我國數城易手,實為不妥啊。”
“是啊嶽帥,我軍當嚴防死守,禁止聯軍踏入一步才對……”其他偏將跟著附和。
嶽徵環視一週,說道:“本帥說過多少次了,一百多萬人的大型會戰,非一城一池之得失可定勝負,城守住了,將士卻拼光了,最後全盤皆輸!城丟了,若殲滅了敵軍,那丟掉的,都會回來,能明白嗎?”
“這……”眾人不由互相對視了一眼。
嶽徵是真敢打大戰局,在他的最高命令下,軍令也很快就傳到了前線。
白林。
接到這道軍令之後,守將藍田頓生不滿,當即就道:
“這是什麼命令!白林有我五萬精銳,足以堅守城池!僅憑涼軍,休想犯境,怎能後撤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