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是太廟令宋義庭,為管理王宮禮祀一事,雖然沒有什麼軍政實權,但卻能上到朝堂,參與議政。
蕭遠聽完,並沒有馬上做出判斷,而是笑呵呵的說道:“宋大人身在廟堂,於秦都之內,竟也能知道前線密謀之事,就連晉王許蘇毅侯爵之位,你也知道?訊息真是靈通啊。”
“這……”宋義庭被嗆了一下,可馬上又道:“回大王,這些,也都是臣聽來的。”
“何處聽來?”蕭遠又問。
“這……”宋義庭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這時候,另有大臣站了出來,拱手彎腰道:“啟稟大王,臣最近也聽到一些流言,關乎蘇毅將軍一事,無論真假,大王都當謹慎,畢竟,他手上握有十萬重兵。”
“你也說了,僅為流言而已,倘若現在,秦州城內,到處都在傳言,說你張大人已投敵叛國,那本王,是不是得馬上斬了你?”蕭遠不輕不重的說道。
“這,這,大王啊,微臣一心為國,對大王的忠心,更是天地可鑑啊……”那張姓大人是嚇得連忙跪到了地上。
“張大人不必激動,本王只是在打個比方而已,藉此說明蘇毅之事。”蕭遠微微抬了抬手示意他起身。
“是,是,大王剛才可嚇死微臣了啊。”張大人起身之後,還不忘用官服衣袖擦了擦額頭冷汗。
這時候,又有大臣站了出來:“大王,話雖如此,可俗語有云,無風不起浪,蘇毅將軍一事,無論真假,以微臣之見,王廷都應做出應有的防備。”
“是啊大王,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何況還是兵權在手的蘇毅,其若生變,後果不堪設想啊。”
“以臣之見,事態還不明朗,但為防萬一,大王可換帥前往,接替蘇毅,然後令其回都,再作詳細調查。”
“微臣附議,此,方為上策。”
大殿中,已經站出來一些官員了,聽著這些言論,蕭遠差點被氣笑了。
這些文官,竟然建議他臨陣換帥!
毫無疑問,他既然用蘇毅,那就說明他是絕對信任後者的,否則,何以任帥。
對於最近的一些流言,當然早已傳到他的耳朵裡,只是在他認為,這些,不過都是晉國的小伎倆罷了。就算蘇毅真的與晉王密謀,可這種絕密的事情,又怎麼可能會傳到民間,晉國此為,明顯有些畫蛇添足了。
蕭遠剛要拍案而起,雷霆大怒,可轉念一想,他又忍了下來。
晉國為什麼要做這些?這恰恰說明了,蘇毅已經擊到了他們的痛處!
既如此,何不將計就計。
想到這裡,他雙眼微微一眯,繼而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好了,眾卿所言,不無道理,此事確實可慮,本王剛才也再三考慮了一下,將蘇毅換下來,確實是目前最好的辦法。”
“我王英明。”宋義庭當即說道。
可這時候,上官文若卻急了,出列道:“可是大王,臨陣換帥……”
“哎?”蕭遠打斷了他,毫不在意的說道:“此事就這麼定了,不必多言,眾卿還有事要奏?”
“臣等無事……”
“那就退朝吧!”蕭遠大手一揮,直接起身離開了王椅。
等其走後,眾臣散去,開始三三兩兩的結伴而行,之間自然都在對此事做著一定討論。
上官文若是和劉玉之走在一起的,他有些疑惑的說道:“蘇毅此事,諸多疑點,以大王之英明,不該有如此決斷啊。”
“呵呵。”劉玉之笑了笑,說道:“上官兄既然知道,剛才朝上,又何故出列。”
“哦?相國的意思是……”
“大王,應該是有其他謀劃吧。”劉玉之也不敢確定,但他作為蕭遠的老部下,卻多少了解自己的主子,絕不會就這樣換了蘇毅,須知,臨陣換帥,乃兵家大忌。
“恩,我看也是。”上官文若先是點了點頭,接著又笑道:“還是相國八面玲瓏啊,在下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