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遼國是肯定不指望了,如果他是皇帝,也不可能讓特別瞭解本國風土人情的這麼位敵國太子回去。
原先敢來,是因為他知道謝蕭策是個憨批。
而謝綰雖然腦回路比較驚奇,但至少不是憨批,而且她還主動將自己的權柄統統都下放給了李承清。即使她願意放他回去,李承清也絕對不會放人。
他有點想不明白,好不容易爭取到的皇位,不說權幸天下,謝綰至少也該想方設法的培植自己的嫡系勢力吧?結果她倒好,刷的一下就把自己的權柄轉手送給了個大臣。
她就真不怕自己被這位李承清給架空了?
甚至謀奪自己的皇位?
換做正常的皇帝,還不得把李承清忌憚到死,想方設法的剝奪她身上的權柄啊。
縱觀歷史,沒有幾個如李承清一般行徑的朝臣得以善終的,少數幾個也難逃死後被抄家滅族的命運。
極個別的,也是成功顛覆了傀儡皇帝,自立為王,真正做到改朝換代。但得位不正,終究也難免災殃。
總而言之,這樣的大臣與皇帝必須死一個。
偏偏謝綰就糊塗了一樣,將治理天下的權柄都交給李承清,這腦回路是耶律桓束無論如何也無法理解的。
片刻後,謝綰終於開口:“你之前敢來,恐怕是因為你覺得謝蕭策腦子有問題,不會對你如何吧?”
耶律桓束抿抿嘴。
“那你可知我為何會忽然將他斬殺,登基為帝?”謝綰輕笑:“你這個人吶,就是這般迷之自信,結果傻乎乎的往火坑裡跳了還不自知。”
耶律桓束一愣:“你是說……他一直以來都在裝傻?”
“你以為呢?”謝綰直起身子,換了個姿勢,翹起了二郎腿……不久之前,她嫌跪坐不舒服,就整了一套桌椅出來,果然舒服多了。
片刻後,她又補充一句:“謝蕭策他,志在天下。而且,他並不僅僅只這麼想,他還在這麼做。想不到吧,裝傻充愣以韜光養晦這麼多年,真讓他給攢出了四十萬堪稱天下精銳的羽林軍。”
耶律桓束嚥了口唾沫。
四十萬精銳……
這個數量,不算太過恐怖,對於國戰動輒上百萬大軍數千裡戰線而言,影響其實相當有限,頂多成為勝負秤上的重要一砣,但單憑此無法真正的奠定勝局。
更何況大梁國強了,大遼與大晉自然會聯手。是以大梁雖說多了四十萬大軍,真的打起來說不定還處於劣勢。
可怕的是,大梁能夠無聲無息的拉攏起四十萬精銳,而大遼與大晉卻毫無所覺,不論是人員調動上,還是糧草輜重的轉移……
這意味著,大梁恐怕還有餘力再培植四十萬、六十萬乃至上百萬大軍。
這更意味著,這四十萬人很可能被無聲無息的調動在戰場之上,宛若神兵天降,頃刻之間便將大遼與大晉的軍心給碾碎。
最重要的是,能做到這點的謝蕭策……
不說多麼英明神武,但顯然他絕不會是傻子。
而自己卻在這樣的皇帝面前上躥下跳……
想到這兒,耶律桓束臉上瞬間沁出一層層冷汗,隨後冷汗潺潺而下,滴滴噠噠的落在地上,摔成粉碎……
“怕了?”謝綰輕笑。
“如何能不怕。”耶律桓束嚥了口唾沫,隨後搖搖頭,苦澀的說:“饒我自負也算聰明機警,不曾想,卻被謝蕭策當猴子一樣耍的團團轉。”
“太子與皇帝,在眼界與權力方面,畢竟截然不同。”謝綰淡淡的說:“許多我從前不明白的事兒,坐上這個位置之後就想通透了。而你……就差在這。”
“罷了,罷了。”耶律桓束再次連連搖頭:“事到如今,我已一敗塗地。要殺要剮,悉聽尊便吧。”
“這就失去鬥志了?”謝綰似笑非笑:“還有。我為什麼要殺你?雖說你得罪過我,但……你不是已經賠罪了
嗎?”
耶律桓束一愣。
接著便是驚喜交加……賠罪,竟真奏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