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滅楚一戰中,李信二十萬大軍葬送在戰場上。
連嬴政都痛心到不得不找一個人背鍋。
雖然大家都知道那一戰是因為丞相叛亂導致的,但依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汙點。
在咸陽中被雪藏了幾年,要不是扶蘇的啟用,恐怕終身都沒有機會再上戰場。
所以,這一戰必須立下赫赫戰功,讓人知道當年那位驍勇善戰的猛將又回來了!
攜大勝奇功歸來,以堵住那些人的嘴!
要不然,時不時就會有人拿當年的戰敗說事。
也虧了扶蘇有足夠的威嚴,讓皇帝大權獨攬一身。
要不然,想要讓李信付出還真不容易!
而對於李信來說,不管誰上位,只要忠於大秦皇帝就可以了。
只要不是現在就造始皇帝的反,他們都不會有意見。
奪嫡的一種手段,不屬於反叛。
大秦長公子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誰敢說個不是。
畢竟,雖然嬴政推翻了周朝的分封制,但是對周禮中的很多禮節仍然保留。
立長不立幼,就頗得不少老臣的支援。
就連那些大儒,現在也在拼命鼓吹立長之說。
在外界,扶蘇才是公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只要按照禮制立長,太子之位就妥了!
就連嬴政也是按照立長制進行培養的。
所以,李信對忠於扶蘇沒有半分的隔閡。
時光匆匆,在緊張的準備中,五路大軍在皇帝的詔令下同時向嶺南發起了進攻!
扶蘇並沒有隨軍出發,而是坐鎮後方。
每日裡五路大軍的訊息不斷傳來,彙報目前進展。
天空中,一隻只大風箏全天候搜尋探查。
這是在上郡時搗鼓出來的秘密武器。
可惜,由於密林中便於隱藏。
從高空中憑藉肉眼的觀察,很難發現藏身的土著。
不像是在草原之上,基本都是大股騎兵作戰。
單是塵土飛揚遠遠就能發現了!
天空中的巡邏,更多的是保衛御駕的安全。
扶蘇雖然沒有跟隨大軍同行,單是在一萬衛士的護衛下跟隨深入。
甚至還帶了炸藥包的精銳護衛下,安全倒是可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