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對岸可是有五十五萬秦軍的!
而諸侯王聯軍,滿打滿算也不過二十來萬!
其中,楚軍十萬人就佔了一半!
可是聯合渡河的要求提出,竟然沒有得到相應。
齊國統兵的田榮倒是沒有反對,不過要先請示齊王,等得到齊王批准再渡河。
派人到齊國請示,再把詔書傳來,恐怕趙歇的頭七都已經過了!
加上當初項梁被圍困的時候,田榮拒絕了出兵救援,就已經被項羽記恨上。
這一次明顯的拖延,讓項羽對田榮的殺心更甚了。
要不是為了顧全大局,以他的脾氣差點就要親自領著劍去質問了!
原本英布在渡河之後試探性的攻擊略有小勝,正該高興的時候。
卻以為這幫諸侯各自為了利益,陽奉陰違一時無法渡河!
楚軍大帳中,項羽高坐上方聽著彙報,眉頭深深皺起,眼中透著怒火!
下方眾將領也臉色鐵青,一個個惱怒不已。
項羽在殺了宋義之後,被楚懷王封為上將軍,掌管了楚國的兵權。
這個時候的楚懷王,在沒了宋義的支援後已經徹底成了空架子。
要不然,也不會聽說宋義被殺,不但不嚴懲兇徒,反倒還給升官了。
楚懷王已經不敢再指望奪回大權,能夠不被惱怒的項羽殺掉,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儘管知道此刻項羽還需要依仗楚懷王的身份號令各路諸侯,暫時不敢動他。
可那是項羽啊,能用正常思維度之嗎?
正常人,誰敢以下犯上,衝進大營把上將軍給殺了?
碰到這樣的橫人,只能好好安撫,否則天知道他會不會做出更出格的事情。
此刻的項羽,實際上已經取代了懷王,只是名義上遵從罷了。
就這樣,項羽給各路諸侯王發出一起渡河共抗暴秦的建議後,竟然被各種理由給推諉了!
明明是接到趙歇的求援,各路諸侯在楚懷王的號召下趕來救援的。
可現在倒好,各路人馬都聚齊了,卻一個個推脫不願意出兵。
這麼下去的話,鉅鹿城被攻破只是遲早的問題。
原本想著以身作則,起到一個帶頭作用。
命令英布已經率領兩萬楚軍渡河,也已經和秦軍進行了初步的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