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這可是四大名著。”
聽了陳耀東這解釋,張智民又和其他幾位編輯交換了一下意見之後,最後由他拍板,決定這段劇情,尊重作者的意見,不改。
其實馬上舉行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就會給《紅樓夢》正名。
要是張智民等人提前知道這條訊息,他們也不會犯難了。
於是陳耀東又拿著自己的小說回去改了第三稿。
且這次編輯特意暗示他不必那麼著急,可以‘慢’一點。
陳耀東答應得很乾脆,結果當天下午就拿著第三稿又來了編輯部。
“小陳,不是說不著急的嗎?”
“啊?我已經很慢了呀,不然中午就拿過來了。”陳耀東裝瘋賣傻道。
他當然聽懂了這些編輯們的暗示,但是他現在缺錢啊。
誰叫你們不能預支稿費的。
“唉,小陳就是太實誠了。”
周豔茹這次不是在心裡感慨,而是當著陳耀東的面直接說了出來。
尤其是看向他的目光也變得更加親切,好像再看一位真的子侄。
其他編輯或許不至於把陳耀東當子侄看待,但看向他的目光也是欣賞頗多的。
偏偏陳耀東迎上這一雙雙‘友善’的目光,他感覺自己心裡有愧啊!
‘嗯,接下來有時間的話,還是再改編一部電影吧。’
他心裡如此想到,絕不是擔心大家會趕他走。
陳耀東拿來的第三稿小說又經過了幾位編輯的審閱和開會討論,雖然又有查出了幾點瑕疵,但也是讓陳耀東當場就改了,沒有再讓他拿回去修改。
是的,這意味著——《牧馬人》過稿了,不,是定稿了。
張智民親自宣佈,《牧馬人》會放到《燕京文藝》的下一期雜誌上發行。
這其實還不是重點,重點是《燕京文藝》最終給陳耀東的稿費標準是千字4元。
而《牧馬人》最終定稿的字數是29278。
等於要支付陳耀東117塊1角1分錢。
穿越過來大半年,陳耀東終於透過自己的努力和奮鬥,成為了1978年的一位百元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