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至少三百斤重的大野豬,被烤得金黃油亮,山中沒有高檔調味品,但就這賣相就已經很饞人了。
胳膊粗細的木棒子貫穿野豬首尾,被小可一隻手隨意平舉著。
應文三人對這樣的神力並不吃驚,神仙嘛,哪怕是跟班的也不是常人可比的。
沒有什麼‘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老套臺詞,應能、應賢分別拿出匕首,兩人配合,一人劃開野豬背部,一人取出一截扁脊肉遞給應文,之後兩人在野豬腿部割下二三斤肉自己享用。
按應文三人的想法,他們自己一次最多吃個二三斤,這個三百斤的大野豬足夠一百人大吃一頓了。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韓生威一頓就吃了一整頭豬,這大大超出了他們的認知,他們加起來也吃不了十斤,不知道韓生威的肚子怎麼就能裝得下這三百斤烤肉,也沒見他肚子有多大啊,怪不得供奉神仙時都要擺上豬牛羊三畜呢,神仙也太能吃了。
小可見韓生威吃完,問道:“要不我再去烤一個……”。
應文三人一聽,心裡更是驚訝,天啊,還要再吃一整頭嗎?
韓生威擺擺手:“不用,又來客人了……”。
小可:“五十里外,二十九匹馬,二十五個人。”。
“今天很奇怪,還是家鄉人。”,韓生威如是說道。
“我去看看”。
“不用,就在這裡等著,能見則見,不能見就不見。”,韓生威吩咐道。
聽到韓生威與小可的對話,應文三人面面相噓,五十里之外的幾匹馬幾個人,在這裡就能知道得一清二楚,神仙就是不一樣啊。
經過剛才的談話,幾人已看開,即便是朱棣的人追來也沒什麼,再說還有神仙在場呢。
這三人哪裡會知道,韓生威的粗略感知最遠可以達到萬里範圍,精細感知也在千里之外,這二十五人與應文三人一樣,都是時空穿越者,是突然就出現在五十里之外的大山裡的。
韓生威注意到應文三人面面相噓,說道:“不是朱棣的追兵,來人都是陝北口音,其中也有個皇上。”
應文三人不解,陝西只是個省,除過巡撫,最大也就是個總督了,怎麼會有個說陝北話的皇上呢?卻也不敢問。
在韓生威的神識感知中,這批人好像是在探路,語言交流都與行軍路線有關,雖然韓生威也有些好奇,但還是不屑於以神識窺探別人樣貌,那樣做與偷窺無異,最多感知一下對方談話,從談話內容中分析對方身份。
讓韓生威確定對方身份的是一句話,有人以鼻音很重的陝北方言說:皇上,這九宮山怎麼跟地圖大相徑庭,根本就對不上號啊。
就是這句話,韓生威改變了之前的見或不見都無所謂的想法,讓小可把那批人領到這裡來……
五十里密林山路,用了小半天時間,就這還是因為那些馬匹見了小可都乖的出奇的原因,否則這五十里崎嶇山道走一整天都有可能。
與之前分析的一樣,來人的確是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闖王李自成,但並非民間傳說的獨眼龍,右眼下方倒是有個傷疤,常年征戰沙場,有傷有殘也正常。
韓生威自己都感覺好笑,他覺得這顆星球應該叫收容星,因為包括他在內,來這裡的都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到家的人,竟然還有兩個曾經的皇上……
介紹彼此認識是必然的,當李自成知道面前這個年輕和尚就是建文帝時,他有些心虛。
他曾經是銀川驛卒,是大明王朝的臣民,同時又是反叛者,而建文帝是正統的大明皇帝,加上他本來就無建國之志,最大的願望是裂土而王,只是後來被逼地稱帝了而已。
不知出於哪種心理,李自成給應文深深鞠了一躬,也許是對曾經的大明王朝的一種歉意吧。
應文肯定對李自成沒什麼概念,儘管他也知道了這個大順皇帝是反了大明後才稱帝的,但他並沒什麼恨意,自己的皇位不是也被人篡奪了麼?
與韓生威交流之後他已放下執念,加上李自成也比自己強不到哪兒去,也是個逃亡的皇帝,所以他並未將李自成當敵人看待。
兩個逃亡的皇帝一番簡短交流之後,李自成已然知道這裡是仙界,再也無法回去了。
李自成對韓生威深深一揖:“煩請仙長為小皇釋疑。”。
韓生威:“你有什麼疑惑之處?”。
“有關命運之說,也是小皇心結所在。”。
韓生威:“我問你答,不明之處你問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