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太六年一月,山水飛昇,隨者眾。
這是華太宗史冊上的最新記錄,也是與韓生威有那麼一絲關聯的,體現在華太宗史冊上的最後一個記錄。
華太宗史冊上的這次記錄除過必須字首的時間外,一共只有七個字,這七個字陳述了發生在華太宗的一個事件:華山水又一次突破,並且已經飛昇上界,但不是華山水一個人去上界,跟隨他一起去的還有很多人。
只有七個字的歷史記錄,僅僅只是陳述了一個事件,並不是歷史事實,更不是歷史真相。
華山水並非因突破而飛昇上界,也沒有人跟隨他一起飛昇。華太宗史冊之所以如此記錄,是因為有很多人同時神秘失蹤,眾多失蹤者中也包括華山水。
扁瞻遠用了近兩年時間準備好一切,只等藥王的丹經論易篇,當然這個兩年是對普通人類而言的,在神仙的時間觀念裡,兩年與兩千年並無多大區別。
為了配合扁瞻遠,在第一次大試之前,顧不同就已經指示過華山水,要他逐漸將藥王一系孤立起來,並暗中作梗,製造一些不明顯的矛盾,讓眾人對藥王一系心存芥蒂,使雙方內心隱隱埋下互仇的種子。
來自周圍的排擠日益明顯,藥王一系自然會緊張,人在屋簷下,也只能隱忍。在這樣的大環境影響之下,藥王提前整理出丹經論易篇,並編寫成《千金丹方•下卷》。
韓生威經歷過太多,對這樣方式的孤立與排擠直接免疫,但這不代表他沒有相應的打算,他得為萬一出現的最壞結局作出應有的動作。
入了宗門便沒了自由,沒人可以隨便離開,但韓生威還是想給大家提前留好後路,華太宗實在待不下去了就集體出逃。
因此他一方面要求小可放棄離華太宗較近的領地,在遠離修真宗派的原始森林中重新開闢領地。
另一方面要求孫家鎮秘密無限量的收購糧食,並將糧食儲存於程鑫兵營;同時還要求各丹鋪壓縮庫存,做好隨時撤離的準備,各方面之間定期傳書,確保聯絡暢通。
福生負責丹鋪運營,自然就在佳興城孫塬丹鋪總店,因為福生也在藥王谷呆過,和月小菲也熟,所以他經常去月在飛府上走動,順便替月母和月小菲傳傳信兒。
扁瞻遠提前來到華太宗,只要丹經論易篇一到手,就立即實施下一步刺激計劃。
孫承久早就準備好了,藥王的《千金丹方•下卷》編寫完成不久,孫承久就抄錄了一份,打算找個合適的時機給顧不同送去。
所謂無巧不成書,所有節點剛好相遇,之後才有了華太宗史冊上的七字記錄……
月在飛最終還是被秦方檜以“莫須有”的罪名給害死了,但其起因卻荒誕的可笑,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月在飛理解了韓生威的分析,也聽從了韓生威的建議,針對軍國之事經常換位思考,小心謹慎步步為營,所以秦方檜一直抓不住月在飛的把柄。
正當秦方檜在為無法給月在飛治罪的事情發愁之際,他的小妾在一次宴會上喝醉了酒,酒後還說了胡話,說的是月在飛如何帥氣如何英武等等,偏偏這胡話被秦方檜的正妻聽到,這個正妻一直嫉妒小妾年輕貌美,覺得這是整治小妾的好機會,就把小妾說胡話的事給秦方檜說了。
秦方檜以酒後吐真言為由,認定小妾與月在飛私通……秦方檜是朝廷重臣,再說皇帝也對月在飛心存芥蒂……所以月在飛被下了大牢。
定罪時,秦方檜覺得小妾與人私通自己面子上過不去,就定了個“莫須有”的罪名……
當福生得知月在飛被下了大牢時,月在飛已經被問斬了……得到訊息的韓生威直接愣住,實在難以接受這樣的事實:不同的宇宙,類似的事件,雷同的結局。
韓生威以史為鑑,並提前說服了月在飛,竟然沒能替月在飛消除血光之災……難道這一切都是命運嗎?難道真的無法改變絲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