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有傲骨。
除非韓馥將田豐棄如敝帚、如昔日對待劉惠一樣讓其服徭役修城牆,否則田豐是不會輕易離開冀州的。
田豐也是韓馥徵辟的州從事,若僅僅因為劉備比韓馥更敬賢才就背棄韓馥而投劉備,這有違田豐的為人準則。
倘若韓馥自己作死葬送這冀州牧,田豐當了自由身自然也能再投劉備。
然而,田豐如今的任務卻是要替韓馥保住冀州牧的身份!
沮授更是在韓馥面前以性命擔保田豐能說服劉備支援韓馥。
田豐不想辜負好友的期盼,只能不遺餘力的遊說,想擺爛都不行。
內心的糾結,讓田豐不由一嘆。
“元皓公可是有什麼難事?”劉備關切的詢問道:“若有困難事,元皓公但說無妨!只要我劉備能幫的,定然竭力!”
田豐鄭重一禮,坦言道:“實不相瞞,這次來青州除了護送子惠公家眷外,欲請劉使君前往鄴城,協助韓使君勸退渤海袁太守的兵馬。”
“雖然韓使君私德有虧,但身為冀州牧並無大錯,袁太守以下犯上有違綱常,舉兵問罪的理由也太牽強。”
“然而冀州諸郡國,大部分都支援袁太守問罪,韓使君獨木難支,唯有請劉使君出面。”
“若劉使君願意前往鄴城勸和,韓使君承諾會給青州運送錢糧協助賑濟饑民。”
劉備有些詫異:“元皓公自鄴城而來,未見到青州的兵馬?”
田豐愣住,腦海中浮現了官道上擦肩而過的一支騎兵:“青州的兵馬?路上倒是偶遇一支騎兵,但並不知對方身份。”
劉備笑道:“幾日前,我曾遣我的義弟、平原相關羽,統五百騎兵先行前往鄴城了,看來我跟韓使君都想到一起了。”
田豐本來還準備了一大堆遊說的言辭,結果劉備卻說兵馬早去了鄴城,這讓田豐暗暗鬆了口氣的同時也多了幾分疑惑:
“劉使君,恕我冒昧。這冀州諸郡國都願意向青州運糧救民,唯獨韓使君拒絕了。劉使君心中就沒有一絲怨恨嗎?”
劉備微微斂容:“說沒有一絲怨恨,那顯得我太虛偽了。但即便我有怨恨,那也是私事;而袁太守問罪韓使君,卻是國家公事。”
“我如今受青州士民舉薦為青州刺史,當以國家公事為重,又豈能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私怨而讓影響國家公事呢?”
“韓使君雖然有些小錯,但他是天子冊立的冀州牧,又曾驅兵討伐董卓,想擁立大司馬稱帝也是想要重振大漢的威儀。”
“論心不論跡,韓使君肯為國家公事而奔走,就憑這一點,他這冀州牧就不應該被罷黜。”
“反觀袁太守,雖然也是一心為公,但他這種以下犯上的方式若是被人效仿,今後豈不是誰想當州牧、刺史,炫耀武力就可以了?”
“漢室屢屢受難、風雨飄搖,不能再生亂象了。”
“故而,袁太守雖然對青州有恩情在,為了國家公事,我同樣不能因私廢公!”
劉備這一番道理,聽得田豐直動容。
私恩私怨,不能影響國家公事,如此做派,才當得起青州刺史之名啊!
田豐再次一禮,讚譽道:“劉使君大仁大義,田豐佩服!”
劉備大笑:“這是身為一州刺史的基本職責罷了,元皓兄一路勞頓,請先隨我回城中一敘。”
雖然不能如延請劉惠一般讓田豐入仕青州,但劉備結交賢才不會因為對方不入仕青州就怠慢了禮數。
尤其是田豐這種在冀州早已經成名、有真才實學的俊傑,更值得劉備誠心結交。
為了避免田豐返回鄴城影響鄭平的部署,在城中宴請田豐後,劉備就遣人跟田豐一道去臨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