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森甩去了騎槍上的血滴,在他的背後,兩百西境騎兵,留下七十餘具屍體,倒斃於赫倫堡外的曠野之上,剩下的,四散而逃。
僅僅用了一輪衝鋒,克里森率領的五百重騎兵,就把這一支倉促應戰的西境巡邏騎兵,從正面擊潰。
克里森自己的騎槍,質量過硬,上面穿了兩個西境士兵的屍體,直到第一輪衝鋒結束,這兩個倒黴的傢伙才被甩飛在地。
承受了三分之一的損傷,理論上來說,一支軍隊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而令這支西境軍隊直接跳過這一步,衝鋒結束之後就直接潰散的原因。
其實非常簡單。
因為這支北境騎兵,讓他們吞下減員三分之一的苦果,僅僅用了一輪衝鋒。
而他們自己,從戰馬上掉下來的,屈指可數。
這是一支戰鬥力極強的鐵軍,根本不是他們這種外圍的警戒部隊能抵擋的了得。
明白了這一點,在失去了那位薩威克家族爵士的統領,剩下的西境騎兵徹底星散。
望著他們逃跑的方向,克里森命令部隊原地恢復馬力,並未下令追擊。
他們來這裡,第一要務不是殺人,耗盡馬力把這一百多人追上,然後一一斬殺,對大局來說其實無關緊要。
他們是來給赫倫堡的守軍打氣,並且趁機攪亂西境軍隊大營的。
這兩個任務是重中之重,一切行動,都要以這兩個任務為第一宗旨。
現在,自己殺散了這支巡邏部隊之後,西境大軍於北門的營盤,已經處於自己的騎槍攻擊範圍。
這次,自己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每一次攻擊之前,都要打一波斥候之戰,幹掉對手放在外面的眼睛之後,趁著對手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雷霆一擊把活幹完了。
此一戰,目的在於示威,在於向老獅子宣告自己大軍的存在,從而減少蘭尼斯特對赫倫堡方向的壓力。
所以,堂堂正正而來,力求殺出一條血路,就是此戰克里森想要的。
因此,他才敢在這種四面不靠的位置,就是在故意留那些潰兵,把自己已經來了的訊息傳到指揮攻城的泰溫·蘭尼斯特耳朵裡。
軍隊就是這樣,如果己方獲勝了,那麼勝利者會傾向於減少己方的參戰士兵數量,這樣可以彰顯他們的戰鬥力強大,畢竟以少勝多總是會受到讚譽的。
而反過來,如果自己被敵人打得大敗,狼狽地逃回主帥面前,那麼,倖存者就傾向於誇大對手的數量,強調自己是敗於數倍於己方的敵人,這個倍數一般在五倍以上,這樣才能遮掩自己的愚蠢失敗。
簡簡單單的心理戰術而已,外人一眼就能堪破,然而身在局中之人,往往會被這種資訊迷了眼,下達一些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命令。
之前克里森也不懂這些,直到他待在克雷身邊,一路跟著這位曼德勒家族的少主南征北戰,才慢慢學會了一些這樣的戰場心術。
而現在,他獨自統兵,在無克雷大軍作為後盾的情況下,眼前這一戰,就是他的考場了。
……
羅伯·史塔克知道,東城門已經要受不住了。
這不是以他的個人意志為轉移的,他現在已經非常清楚了,東南方向的事情,不論如何,肯定是為了配合對東城門的進攻,所進行的一場調虎離山之計。
兩百守軍,堅持到了現在,已經是他們三軍用命的結果了。
倒在他們的滾木,石塊,羽箭,長槍,匕首之下的西境軍隊,恐怕足有五倍於他們。
但就算是如此懸殊的肉搏戰交換比,西境人還是如潮水般,源源不斷地湧來。
東城門城頭上尚且還留有幾十人可以固守,但羅伯·史塔克親眼看到,在東城門這一段城牆的其他位置,只有最後的寥寥幾個北境士兵在紅色的人海中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