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號離開了控制中心的海眼又開始向上浮,莫辭還來了個浪漫主義:“我們現在算不算重走眾神的登天之路?”
結果他被程丹心噴了個體無完膚:“那也得先能量化了再說,我們現在連量子化邏輯化都做不到。”
可這傢伙就不怕水,搞文學的哪裡會怕這個,他纏住了梅哲仁:“老梅,真不覺得神仙的修煉存在捷徑嗎?”
梅哲仁還認真地想了想才給出回答:“某一方面來說可能存在遺傳,比如安基尼的能量化,比如矽基人的邏輯化,我兒子也算是量子化的遺傳了,但要實現綜合的能力提升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墨矽那麼強卻始終無法邏輯化,矽基人想量子化也不可得,不是那麼容易的。”
莫辭繼續鑽牛角尖:“那些靠祖上的雞犬飛昇不能算,我指的是像嫦娥那種,吃個什麼東西就得道飛昇了。”
範東明的考據癖發作了:“根據民間傳說,嫦娥的丈夫是后羿,后羿無疑是有大能力的,不應認為嫦娥是白板,最後的靈藥只不過是百尺杆頭上的那一步罷了。”
伽德萊克這個老外也湊了一份子:“我們教會的苦修士需要歷經種種磨難方能承載聖主賦予的力量,而主教們則需經驗種種的虔誠考驗才能使用信仰之力,也不是憑白無故的。”
好吧,個個拆臺,搞得莫辭意興闌珊,他嘟囔了一句:“只不過是腦洞一下嘛,用得著這麼引經據典嘛,我就不信那些大能力者不想實現這個,能坐誰會站,能躺下誰想奔忙。”
“少噴口水了,崑崙到了。”馬姿楠適時地給這幫打了雞血的老爺們適時地潑了一瓢冷水,崑崙山到了。
要怎麼辦呢?崑崙山也倒了啊,沒法走。
倒著走,人工製造一個倒過來的重力場,將大家都翻轉過來,那就可以走了。
這也是梅哲仁說讓馬姿楠陪著他們考察的原因,必須得有一個能熟練控制場域和真氣能量罩的人來控制這個重力場的生成。
當然梅哲仁也不是馬上開溜,他也將陪著大家一起走完這段下山路,並在半山腰的瑤池與他們分頭。
即便如此,從一開始踏上崑崙山就得馬姿楠來操作,梅哲仁在旁邊看著就行,讓她有一個熟悉的過程。
黑龍號翻轉了過來,眾人感覺到又變成了下潛的樣子,但他們一點不舒適的感覺都沒有。
由場域能量罩和真氣罩交替旋轉變換獲得了新的重力場,只是讓人稍稍地踉蹌了一下就恢復了正常。
眾人也沒有離開黑龍號,而是繼續在空天艦上完成對崑崙山的考察。
為什麼高高的絕峰不用走?因為金睛都完成了掃描,一絲一毫的細節都不會拉下。
而且走完崑崙峰也是要命的,雖然老哥幾個的體質都得到了加強,但離他們成為超人可就差太遠了。
反正技術手段夠用,何必像以往那樣親歷親為?舒舒服服地坐在黑龍號上,完成對掃描影象的分析不香嗎?還可以配上一杯香茶喲。
這裡確實也是崑崙峰,證據都找到了。
雲篆寫成的“崑崙玉京”幾字,好傢伙,天大的字,鑿在山壁上,竟然連陸沉這樣的事都沒法毀掉它,整整佔了崑崙峰的一半面積。
這手筆,可比馬姿楠的到此一遊要猛多了,還好,範東明算是把它們認了出來。
這有就趣了,星華的祖山在差不多水藍的另一端,裡面還住著真·老外·西王母,幸好這裡沒有狹隘民族主義者。
怎麼知道的?沒看山壁上還有刻像嗎?原來古今中外都喜歡在山壁上塗鴉的習慣是老祖宗帶的頭,也不知是好是壞。
莫辭的功用也發揮了,一段《山海經》朗朗上口:“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
程丹心忙招呼眾人:“都來幫忙,看看那些地形結構,有沒有相似的對照,老伽,你對這個最善長,你來對照結構圖。”
這就分派上了,伽德萊克也沒有推託,屁顛顛地就投入了工作。
沒一會,流域、火山、深湖等等就被一一找了出來,真地驗證了“此山萬物盡有”這句。
範東明還做了個總結:“人類的生物性源頭都一致,祖山之說也毫無疑問,只不過神話或者傳說歷史沒有將全貌還原出來罷了。”
張令引還是挑了些刺:“這些壁畫還是太奇怪了,真實形象不可能這樣的,即便用生物多樣性來說事也不太對,我就不信這些神仙真個就長這樣。”
伽德萊克完成了自己的份子也閒了下來,張令引的質疑也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的傳說,所有的神人都是奇形怪狀的,這也是許多人一直弄不明白的事情,難道是故意這樣產生威懾感?”
梅哲仁也不相信這個,但他是有線索不相信了,索性他就將量子云又曬了出來,凝結成了一個能量體,反正在這裡又不像在北海那麼危險,可以隨便玩,至於浪費的那點場域能量,這不是做實驗搞科學驗證嘛。
梅哲仁弄的這一出還真把大夥都吸引過來了,考古的也不考古了,分析的也不分析了,先看猴戲再說。
他不斷地將能量體照著壁畫來變形,時而三頭六臂,時而豹尾虎頭,間且龍首鳳尾,亦或蠅羽蝶紋,各種各樣都試了試。